“针对身躯缺陷孩童学院。”
看到两份文件的目录后,雷家港顿时大感兴趣,然后打开文件内容认真看起来。
针对困难家庭所建的学院,学校宗旨是面向全港所有困难家庭开放,以低费用甚至免费入读条件所建立的学校。
方案一(公立招生)。
学校建成会以公立学院名义招生,也会受到香江教育司管理,资助人只需要出资前期建立学校的费用。而以后学生每年所消耗的资金将会由英港府相关部门承担,当然也接受外界捐赠,更好完善学院设施。
方案二(私立招生)。
学校建成后会以私人学院面向招生,同样受到教育司监管,但不受部门直接派人管理。学生入学条件一切由出资人根据符合市场规定而定,收费不能超过正常学院规定一半费用。
如以私人学院招生,出资人需每年注资进入学院,保证学院能够正常运转,或者学院会公开进行招捐,引入更多爱心人士共同维护学院运转。
雷家港每个字都认真细看,毕竟这种事马虎不得。
看到最后,建一间规模大概接纳3000名学员,只有小学部的话,费用大概300万港币。
而建一间能接纳5000名以上由1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连带教学楼、宿舍、饭堂等设施全部,大概费用500万港币。
如果从一年级小学至高中一体式,初步预计费用会在1000万至1200万港币左右。
接着雷家港看去另一份文件,是身躯残缺学院。
也就是智障以及残疾学校。
这学校简单很多,只要符合年龄要求,没有太多入读条件,完全是一所纯公益学校。
但雷家港还是认真去看。
直到十几分钟后,雷家港看到最后,见建一所这样的学校费用也不低,招纳1000名学员规模,就需要300万左右。
这种学校所需要的器材以及设施要比正常学校多很多。
雷家港也能理解的,毕竟是智障学校,需要一些治疗设备、康复设备等等器材。
同时学校不单止要有老师,也要有护工、医疗团队等等。与其称为学校,还不如称为智障残疾康复中心更为真实。
随后雷家港将两份文件放下,看去张议员她们。
同时张议员她们也紧张的看着雷家港,毕竟他们教育协会刚刚成立,很需要做出成绩来稳定他们这个部门。
同时也是真想为香江教育做出成绩,为香江培养更多人才。
“张议员,资料我认真看过,方案也做得很好,而且我自己也很早就想好预算。”
“我想问问,如果我不需要相关部门承担费用,每年需要投入的费用预算会是多少呢?”
“这个得看雷生你预计建多大规模的学校,包括招生多少与聘请的教师等,才能预算出。”
“就按招5000名学员,从小学到高中来计算吧。”
张议员闻言顿时一喜。
“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来计算,每年预算有500港币以上就足够,同时学校一旦开始,学院也会展开招捐,会通过更多爱心人士捐赠共同维护学院。”
“如果外界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足够学校整年的运营,那么将不会再让雷生你出资了。”
“同时,如果期间雷生无法再向学院注资,那么学院将会向教育司转为对公学院,接受相关部门管理与提供运转资金。”
雷家港闻言点着头。
如果一年500万港币,那么他还真没有任何压力。
哪怕随着社会进步,物价工价等飞涨,那么也就是一亿几千万的事。一年这点钱,对他以后来说,还真不是问题。
“好。”
“你这两份计划方案我都投了,困难学校以公立形式建立,规模从小学到高中吧,届时以全免费形式招生,初次预算我增加到1500万港币,到时选择一块更好的地皮建学校。”
“同时我也承诺前五年至少向学院注资1000万港币以上,也会随着学院运转成本增加而增加,直至五年后,或者期间我无能为力再资助就交由部门去管。”
“太好了,我代全港所有困难家庭的孩子向雷生你表达最真诚感谢,谢谢你的大爱。”
“张议员你客气了。”
“不过,我希望你向上级申请一下,最好能和相关部门见一面,谈谈学校选址的问题。”
“没问题没问题,我回去马上就上报,会约教育司负责人以及地政署一起谈这个问题的。”
张议员此刻完全失态,脸上的激动之意一点也不掩饰。
“那就好。”
“另外智障残疾学院这边我更加比较重视,初步我预算投入500万港币以上,去招纳更多有需求的孩子,同样一律免费,我也会每年加大运转资金的。”
“雷生,我再一次代表那些又需要的孩子向你表达感谢。”
这一次张议员直接站起来,恭敬的向雷家港鞠躬。
“张议员,你不必如此。”
“我也是以我最大能力去香江出一份微薄之力而已,相比其他的爱心人士,我这点所为还真算不得什么。”
“总而言之,雷生你的贡献,我一定会为你上报的。”
“那我谢过张议员先。”
“对了张议员,学校名字是不是也会由我而定?”
“是的,全资学校可由资助人自定学院名字。”
“我想将我父亲名字加入学校全称也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
“不过,到时如果雷生不再资助,由教育司接管,那么教育司是有权去更改学校名字的。”
“这个我明白的。”
“雷生能理解就好。”
随后开始与她详细的探讨,该如何开始,又以那种方式面对社会招生、管理等。
不过雷家港对这些事情还真什么都不懂,他也请张议员去为他物色一些对这方面有经验的人员,让他们去想这些事。
面对如此大金主,张议员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一口就答应。
直至接近11点时候。
雷家港才与她们分开。
走出门口:“老板,你花这么多钱无偿去建学校,以后又不赚钱,会不会太亏了吧?”
“你懂什么?”雷家港瞪去孙志强一眼。
“而且几千万对我来说湿湿粹啦,做善事能得老天庇佑,你懂不懂,走吧。”
雷家港说这话时候十分嚣张,那模样相当欠打。
他做这些可是为他自己以后,为他老爹事情铺路而已。
不然他真钱多发臭吗?
接着雷家港让孙志强他们先回去公司做事。
而他见时间还早,直接让保镖过去交易所,他最近事情太多了,都没时间关注股市的事。
今日和那些投资全部结算,他的资金很快就会到账,而他也得准备发起最终的大计划。
向洋行发起全面的进攻。
当然,是悄悄的进攻。
如果光明正大的进攻,恐怕十个雷家港也做不到和人家洋行比划手腕,必败无疑的。
第83章 见汇丰大班,对置地、九龙仓动手
来到洋行证券中心。
置地以及九龙仓都是在证券中心挂牌上市,如今四所还没有合并,想要购入洋行公司股票,只能在这个购入。
在前一个月欣欣向荣,人头涌动,热闹如同街市一般的交易大厅,如今冷冷清清。
静到那些经纪人都在拍苍蝇,当初挤都挤不进的交易窗口,交易电话也是一机难求,如今……仅有寥寥无几的股民。
仅有部分还能挺住的股民还在盯着恒指板块看,但他们的神情也是多愁善感,布满了哀伤,可见他们也是受了重伤之人。
也是……。
股市连续一个月低走,别说普通股民了,哪怕是那些专业炒家,投资大户也顶不住。
你试想一下,恒指高走时候,从800多点到1774点需要长达几个月时间才能达到。
而且那时候股民投入也不会很大,而等到股市涨到差不多见底时候,股民却全副家产,甚至借、贷、抵押都要去搞钱投入。
短短一个月时间,恒指一跌就跌了过半,谁能顶的住?
涨时投入赚到那些钱,几乎都被他们挥霍得差不多,而后期投入那些钱全是老本和借的。
如今股市一崩盘,直接让他们血汗钱被掏空,还要负债累累,这种打击一般人肯定受不住,才会导致如今景象。
这一个月时间,已经出现不少股民无法承受压力,导致不少惨状事件发生。
而雷家港知道。
现在还不是最惨时候。
恒指这次崩盘将会长达一年之久,股灾未过,国际石油事件又来,恒指差点跌至原始点。
到那时候,就不单止股民频频发生惨状事件,无数炒家、职业投资者,上市公司老板都排队上天台,跳楼得买票。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很多炒家和职业投资者,甚至投资公司到了年中都会在市场大量抄底,低价去入手,坚信股市会反转,到时就能大赚一笔。
资料记载,香江在这个年代有着股神之称的(曹超仁)便是在年中时候加入抄底大军,疯狂购入洋行股票,入手最多的就是和记洋行股票。
因为当时和记洋行股票从高峰44港币一股,受到股市影响跌至20港币左右,因此大量股民趁机开始抄底。
但可惜的是。
到了年中7月左右吧。
国际传出东中产生冲突,大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地步。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影响到石油涨价,是涨价,毕竟那边大战起,石油肯定会受到封控,到时石油供应肯定不足。
因此受到那边事件影响之下,一切物品依靠进口的香江,股市再一次受到冲击。
恒指唰唰唰再次出现低走,连带上市公司股价跟着下跌。
到了十月时候。
那边大战打响了,别说香江了,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股市都被影响,各地股市低走,物价上涨,油价大涨。
而当时以航运为主的和记洋行,更是受到多重打击。
和记在72-73年时期,疯狂的扩大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公司负债率极高,如果没有股灾的影响,也许不会出事,甚至和记还有望超越怡和呢。
可惜一个股灾已经导致和记已经半生不死,再加上厚托期望公司最核心的运输业也受到巨大影响,和记股价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