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风云:家父雷洛,香江新豪门 第280节

第219章 洋行坐不住了,又开始搞事情

  翌日早上。

  随着各大报纸报导“星耀集团”昨日发布会的事情后,瞬间引爆全港轰动。

  最激动的莫过那些金融机构与股民们。他们终于等到星耀集团推行上市了。

  在香江,星耀集团已经成为了标杆的集团,甚至已经取代了汇丰,在投资公司或者炒家、股民的潜意识中,如果星耀集团上市的话,那么其中股票的价值远超目前香江任何一家公司股票。

  这一点谁也不会质疑。

  在80年代开始,香江股民投资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有些股民会选择一些认为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一直持有,这一持就是几十年,甚至有些家庭还以这些股票作为传承之物呢。

  这事在21世纪就有真实报道过,香江有一批这样的股民,他们在80年代就购入汇丰银行股票,直到大限将至时,才将这些股票拿出来,吩咐后代子孙,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将股票抛售,要一代代传下去。

  他们其实并不是对汇丰有着什么情怀,而是他们有着长远的目光与计划,认定这些股票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购入一些为后代子孙作一个保障。

  无疑他们是成功了。

  80年代汇丰银行的股价价值与21世纪后的股价早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而他们这些股票的价值当然能成为传家之宝。

  别说汇丰银行了。

  香江四大家族集团以及其他普通集团的股票,如果谁在80年代持有一定份额留到现在,那绝对远比放在银行定期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这些集团哪一家不是翻了1-200倍以上的?

  所以说……。

  香江人在早期还是非常有眼光,他们如果不是做生意,那么钱很少会放在银行定期存款,不是在炒股的路上,就是已经站在天台上排队。

  而现在作为全港最具有潜力,最让市民认为有实力的星耀集团,绝对是他们最想投资的集团。只是可惜之前星耀一直没有上市消息传出,导致股民有钱也无从下手,如今终于等到星耀要上市了,股民如何不疯狂。

  一大早,全港议论的话题几乎全是关于星耀集团上市的事。

  特别是那些肉菜市场。

  也被称为第一情报站的地方,更是早为星耀集团推行上市的事情为之疯狂。

  “猪肉荣,你到底还做不做生意的,我要两斤猪颈肉啊。”

  “咪吵啦,等阵。”

  老板不耐烦的回应一声,随即又转头和附近摊档的老板聊着他们刚刚聊的话题。

  完全不理会顾客会不会走。

  “我已经让我老婆去银行准备好钱了,等明天星耀那些上市公司开始认筹,我全部都买入。”

  “我也是,星耀的股票都不抢,那就是傻子了。”

  “喂!鱼佬,你打算入多少股?”

  “我啊!反正这两年我存了30几万,可以就全投。”

  “哗……。”

  “叼……猪肉荣,不做生意我就过档啦。”

  几个想要买猪肉的客人在摊档外面骂骂咧咧着。

  “吵吵吵,吃少一顿猪肉不可以吗,没见我正忙着吗?”猪肉荣又被客人打断,十分不满的回道。

  这现象可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在1982年,有一家叫做“佳宁集团”的公司宣布要上市,消息传出后,同样引起全港股民为之疯狂。当时引起的轰动就是如此,这些市场摊档老板为了大家商量如何去认筹抢购,甚至就连生意也不想做。

  这还不是一家半家摊档老板是这样,而是多数是这样。

  香江在早期有着两大全民参与的活动,一是炒股,在历史记载,70-90年代,香江人几乎全民炒股,上至90岁的退休工人,下至刚刚出来社会的实习生,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孕妇等,无一不热衷炒股的。

  另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便是“赛马”,每到2-4-6,香江赛马会都是人满为患,各处投注站以及收音机前、电视机前,都会围满市民关注比赛状况。

  反正就是相当疯狂。

  在70-90年代时期,香江一共有两次是因为两家集团上市造成全港轰动,全民争着参与。

  第一家上市公司引起全民关注,全民争抢的公司便是“香江天线”。也就是那家没有实物、甚至认股之前就连工厂也没有,但靠着宣传与炒作,硬生生的引起全民争抢,开盘股价由1港币一股炒到一个月后的几十港币。

  一个月翻了几十倍,这得多疯狂,长江实业、新鸿基、新世界公司上市时也没有那么疯狂。

  最重要的是,当时这家公司完全就是空壳公司,还是让股民不顾一切把钱投进去。

  另外一家便是“佳宁集团”。

  这家号称最成功的空手套白狼集团,如果不是因为过程在某些环节没有处理好,佳宁集团恐怕真会成为香江的超级大集团。

  佳宁集团与香江天线公司的成功案例可是不一样的。

  天线公司实打实是依靠诈骗方式去欺骗股民圈钱。

  而佳宁集团虽然也存在诈骗问题,但佳宁上市时,可是存在很多优质实业公司的。

  佳宁的崩盘最大原因就是利用某银行漏洞伪造数据获得贷款,然后利用这笔贷款成立空壳公司再去贷款再滚大价值。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不法手段获得非法资金,再利用漏洞与欺骗手段推行上市集资。

  1977年进入香江发展。

  期间发展地产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汉美”为跳板,正式成立“佳宁集团”开始活跃香江股市。

  1980年放出以9.6亿收购金门大厦,更是转手以16.8亿港币转售,当时新闻铺天盖地,反正闹得沸沸扬扬。目的想要推高集团股价,但他成功了,佳宁股价从6.3港币涨到17.9港币。

  佳宁集团也成为当时热门集团,在不少投资公司在背后推动之下,引发无数股民争抢股票。

  其后一系列的骚操作,更让“佳宁集团”一举成为香江最具有潜力之一的集团,甚至在当时像长江实业、新鸿基这些同样热门的集团也排在佳宁之后。

  在1982年佳宁事件爆发之前,集团市值已经高达120亿以上,这可是真实数据。

  要知道在1982年李超人长实集团与李兆机的恒基兆业、新世界、新鸿基市值才多少?

  李超人刚刚接管和记而已。

  而佳宁集团市值一百多亿可想而知有多恐怖?

  1983年停牌,清盘,作为始作俑者的陈松青开始逃亡。

  在清算佳宁集团当时,相关部门公开佳宁报表,当时佳宁集团真实负债高达60亿港币。

  当然,如果当时佳宁没有崩盘,以佳宁当时市值,这60亿港币的负债还是可以承受的。

  可崩盘后,这虚高的估值就如同泡沫一般,股价直跌至0.63港币一股,市值不足7亿,实业真正价值不足10亿港币,而负债却高达70几亿。

  这……。

  完全不对等,实业价值完全不足抵扣负债,这就是靠操作而崛起与真正实业不一样的存在。

  之后“佳宁集团”的事情开始长达近十年的处理。

  而“佳宁集团”也因此被香江市民将“香江天线”与其称为两大神话般存在的公司。

  而就在星耀集团集团上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时,汇丰与几大洋行的大班又聚集一起。

  怡和集团总部。

  这次是由怡和大班西门.凯瑟克主动将汇丰大班、太古大班亨利.诗怀雅、会德丰大班大马登几人约过来,此刻他们几人都是一副神情沉重的在里面坐着。

  “西门大班,人都到齐了,你约我们过来有什么就直说吧。”汇丰大班菲力直接问道。

  “菲力大班,不急,人还没有到齐,稍等一会吧。”

  “还有人要来?”

  汇丰大班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西门这家伙还约了谁?

  就在他们疑惑之际,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当他们看到来人时,全都眼前一亮。

  “噢!罗兰士先生您好。”

  “呵呵呵……。”

  “西门大班、菲力大班,亨利大班,马登大班各位好啊。”

  来人正是嘉道理家族现在的当家人罗兰士.嘉道理。

  看到他的到来,其他人没有一点意外,毕竟嘉道理也是与星耀集团存在敌对关系,甚至还是很大的矛盾呢。

  毕竟嘉道理家族最核心产业“中华电力”公司被星耀集团抢走,换谁也想报复。

  “欢迎欢迎,罗兰士先生请坐。”西门客气的邀请他。

  其他人也是纷纷打着招呼。

  “谢谢西门大班。”罗兰士没有客气,大方的坐下来。

  就在他刚坐下,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两名留着八字须的男子被领进来。

  虽然这两人西装革履,但在场的人一眼便看得出来人绝对是鬼子国那边的人。

  而他们的到来,更加让在场的人感到相当疑惑。

  “您是索尼集团新任董事长井深大先生?”菲力诧异问道。

  其他几人也是来回看着西门与刚刚进来的人,等他们答案。

  “嗨!您是汇丰银行新任大班菲力君吧,我正是井深大,各位,空尼奇瓦。”

  众人见来人真是鬼子国索尼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索尼现任董事长,纷纷露出惊讶表情。

  不是井深大咖位多大,而是对于他的到来,让他们疑惑又是感到不可思议而已。

  “哈哈哈……辛苦井深大先生远道而来,我来介绍一下。”西门笑呵呵的上前迎接着。

  他刚想要为井深大介绍认识其他人,但被他阻止道:“西门君不用介绍,我都认识。”

  “这位我没猜错,肯定是太古集团董事长亨利君吧?”井深大指着亨利问道。

  “Yes,井深大先生您好。”

  “呵呵,亨利君您好。”

  “这位是嘉道理家族罗兰士君吧?”井深大望去罗兰士道。

  “呵呵,久闻井深大先生的大名,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罗兰士君客气了,应该是我对您久仰大名,非常高兴今日能认识您。”

  “客气客气……。”

  之后便是马登这边,井深大同样能说出他的身份。

  几人又是客气一番后,其他人刚想去问西门到底怎么回事,但话没有问出,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这次是是一名华人走进来,再让他们疑惑起来。

  “噢!陈先生您终于来了。”

  “呵呵呵,西门先生您好。”

  “咦!井深大会长也在?”

  刚进来的人看到井深大在里面,让他眼前一亮之外,同样感到非常疑惑。

  “您是宝岛声宝集团的董事长陈君?”井深大眯着眼问去。

首节 上一节 280/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