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穿越指南 第177节

  不管是什么单位,什么地方,都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大家都习惯了论资排辈。

  总喜欢讲年龄说资历摆老资格。

  你要学会习惯,学会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

  姜汉文看他年纪轻轻,已经承担这么重的责任,便忍不住的叮嘱道。

  说实话,他对于自己这个侄女婿,如今是越来越喜欢。

  谁能想得到,一年前还是一个在村里面向土地刨食的人,如今会成长到这种高度。

  按照对方这个年纪,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毕竟,他已经完全补上自己的短板。

  以前学历低,如今人家可是取得了金城铁道学院的本科学历。

  以前没有背景资源,如今也是得到了一众铁路系统内老专家的认可和帮助。

  所以这以后的道路,要是不出意外,显然是一片坦途。

  一周后,陈平安休假结束,离开了铜城,他在金城稍作休整之后,便踏上了前往西京的列车。

  金城说到底还是太过于偏远,所以这次的协调会议,为了方便全国的参会单位和专家们,专门放置了在了西京。

  这次的会议是在西京丈八沟宾馆召开,规模上可能是隆重。

  丈八沟宾馆,是西京最好的宾馆。

  跟全国其他地方的一样,都是58年的时候为了专门招待国内外贵宾开始修建的。

  丈八宾馆的前身是张伯英花园,解放后,张伯英将此花园捐献给国家,58年改扩建成为秦省唯一的国宾馆。

  陈平安一路赶到这里,在门口跟哨兵出示了证件以后,这才往里面走去。

  丈八宾馆没有高楼大厦,主要以小栋别墅为主。

  别墅掩映在翠竹花木之中,不刻意去找,确实会被忽略。

  整个内部园林,呈现出了皇家园林的气派。

  陈平安漫步在这里,只觉得环境幽雅,树木繁茂,池水曲折,意趣天成。

  他不由得想到,杜甫那首《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中的诗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他们的会议是在专门的会议厅举办,管理的123号别墅,都有专门的哨兵把守,保卫工作特别严密。

  这种等级的宾馆,123号别墅正常情况下,平日里都是不会开放的。

  它们的宿命,就是专门为每届那么几个人服务的。

  下榻入住的领导都是固定的。

  陈平安到达会议厅的时候,也已经坐了五六十号人,他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不久,陆陆续续的又有一些人走了进来。

  直到早上10点钟,整个会议厅100多人的位置已经坐的七七八八。

  这时候,就看到白玉龙、酥工跟一众领导一起走了进来。

  陈平安也是立马站起身来,向门口迎了过去。

  他这位置是自己随便找的,他本来的位置是在主席台上。

  刚才他一个人来,实在是不好,一个人坐在那里。

  “平安,快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白玉龙见到他,立马笑着招手。

  等到陈平安快步走过去之后,便笑着给大家做了一个互相介绍。

  这一群领导,有石油化工部门的,有一机部的,有轻工部的,反正涉及到的部门,都派出了一个比较有身份的领导来参加会议。

  跟这些人相比,陈平安自然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大家客套一番之后,这才缓缓往主席台走去。

  而下面坐着的同志,大多数都是涉及到这次互相协作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者说管理人员。

  除了一些科研单位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工厂的。

  要联合研发热棒,说到底是为了批量生产,少不了各个工厂的配合。

  等到所有人入座以后,白玉龙作为战斗组的组长,也就是今天会议的主人。

  先是笑着介绍了一下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以及来参加会议的各个单位。

  然后便说起了关于联合研发生产热棒的事宜。

  等到把情况介绍清楚之后,白玉龙教授便开始说起了联络处的工作。

  “各协作单位的专家、领导、同志们,按照我们铁路部里领导的指示,为了更好的服务热棒研发生产的相关工作,我们战斗组专门成立了联络处,由陈平安同志任联络处处长。

  统筹负责热泵研发生产的领导工作。”

  他话说到这里,便扭头看向了主席台最边上的陈平安。

  陈平安见了也是立马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各位专家,各位工程师,各位领导,鄙人就是陈平安。

  虽然热棒这个概念是我提出的,可是作为这个联络处处长我实在是恐慌的很,生怕因为自己耽误了高原铁路的建设工作。

  在这里,我向大家保证,已经做好联络处的工作。

  还请大家跟我齐心协力,为高原铁路的早日通车努力。

  谢谢大家!”

  陈平安说着对着主席台下面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会议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早上的会议结束之后,下午又开了一次联络处的小会。

  这次会议涉及到了七个部门,三十二家单位。

  会上确定了联络处组织框架和工作职责。

  联络处由一正两副三个处长共同领导。

  当然了,三人也共同作为联络处组织小组成员。

  重大决策由小组委员会决定。

  陈平安作为联络处处长,兼任组织小组书记。

  他是去年冬天读书的时候,在白玉龙教授的推荐下加入组织。

  在今年上高原勘测一个多月以后,由于表现突出,破格转正。

  到如今,担任小组书记。

  可以说是在组织内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联络处下设一个办公室,作为联络处工作的执行部门,负责日常的文件收发,人事、党务管理等。

  主要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

  还有三个科室,总务科负责所有的后勤工作。技术科负责研发推进,产品实验、验收等相关工作。综合科主要负责跟研发单位,生产厂家的对接和一些其他工作。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一下联络处的工作机制和相关惯例。

  经过会议讨论,相关单位每半个月必须向联络处以文件的形式汇报一下工作进度。

  联络处每月按照月报的形式,向战斗组汇报研究进度。

  联络处固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大会,32家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必须参加会议。

  有其他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也应该召开会议。

  原本,联络处机构准备设置在西京,可是跟当地沟通过以后,这边缺少办公场所,最后没办法,只能设置在了金城。

  对于这个结果,陈平安自然是心里高兴的。

  整个联络处,战斗组经请示部里,总共给批了55个编制名额。

  其中干部41人,工人14人。

  这14名工人都是总务科的,包括司机,厨师,帮厨,门卫,园丁,保洁等。

第145章 报到

  接下来的两天,联络处的会议不断,都是详细的任务布置和具体的技术细节。

  陈平安也是跟这三十二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熟络了起来。

  “陈处长,您放心好了,我们京城第三轧钢厂一定会全力配合,组织骨干力量攻克咱们联络处分配的任务。”

  说话的是京城第三轧钢厂的靳副主任,对了现在人家改名了,叫红星轧钢厂。

  跟他一起来参会的除了他们技术科的两名工程师,还有一个八级钳工叫什么易中海。

  陈平安听了对方的名字,觉得有些耳熟,专门看了一眼。

  这人是五十多岁的年纪,长着一张国字脸,看着道貌岸然的,像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只不过,他确认了一下,自个是真的不认识对方,便也就没有怎么关注。

  三天后,会议结束后,陈平安这边还有很多工作要干。

  “老师,我们联络处的人员什么时候能够配齐?”

  白教授听到陈平安这话,顿时一脸的不高兴。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你现在不像以前了,你是咱们战斗组联络处的处长,身份不同以往,可不能跟以前一样。”

  陈平安听着这话,赶紧点头说道:“我知道了,白组长。”

  见陈平安老实了,白玉龙这才说道:“你们人员配置问题,还需要两三天时间,才能解决。

  管理上的学问,不同于咱们搞技术,有时候更加的复杂。

  你们联络处更加的复杂。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联络处办公室主任是由部里直接任命的,人已经在火车上,后天就能到达金城。

  副主任由金城路局负责人员调派。

  总务科科长还是交给金城路局那边吧,毕竟咱们的工作需要那边的支持。

  技术科的正副科长这才是咱们战斗组能够解决的,我这边觉得科长就由张显同志担任吧,至于副科长你自己看着办,到时候把名单报上来就是了。

  综合科科长我建议还是由你自己兼任吧,组里现在抽调不出人手,要是长时间空着也不是个事情,到时候惦记的人多了,你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陈平安听着这话,显然是明白了。

  这玩意还是在分桃子,让所有人满意了,这工作才能干下去。

  而他自己在这场游戏中,好像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首节 上一节 177/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