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679节

  人家白给的东西,那还挑啥啊,再说白色变异同一窝出来的雏子基因高度相似,长个头的时候食物充足又没有亏着嘴,长大之后品相啥的基本一致,挑不挑的意义不大。

  “只要是一公一母,都行!这几只雏子长身量的时候可都没亏着嘴!体格子都非常健壮!”岳峰笑着说道。

  “那我可给你随便栓了!”

  “没问题!对了,这雏崽子,从小适应过扣帽子吗?”

  “适应过,刚二十天,我就开始给它们扣帽子训练了,现在一点都不抵触,扣上帽子把脑袋一缩脖就睡觉!”

  “妥了!您这提前考虑到了,可给我省了大事儿了!如果没有扣过帽子,从头教,还得适应一段时间!

  对了,我这次过来,把更多品种小鹰的螺丝转鹰帽的图纸都给您带来了!回头过来的时候给您!”

  “行,我自己也改了几版,还没找准尺寸呢!你带来了,我可省事儿了,直接就能拿来用!”

  “小意思!咱们爷们之间,不纠结那些!”

  ……

  三个人,在北屋鹰舍里一边看鹰一边聊了一会儿,金龙有点沉不住气的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

  “小峰,大爷,咱看差不多了,出发吧?铭凯跟小东他们,应该到地方了!找不到咱们人,该着急了!”

  岳峰点点头:“那咱就出发,别的事儿,等吃完了饭再说!这次来首都,少说也能待个七到十天呢!”

  “走!”

  ……

  三个人,依次鱼贯而出,刘大爷细心的关好了笼门之后,这才出门上了金龙停在门外的小汽车。

  等三个人坐好,金龙发动汽车,油门一踩就蹿了出去。

  时间有点耽误了,金龙车开的有点快,一路上风驰电掣,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赶到了全聚德。

  这个点,全聚德已经到了开门迎客的时间,门外停了不少两轮四轮的各式车辆。

  金龙把车停好,隔着老远就看到了屋里站在大厅柜台旁边座位上的小东跟铭凯哥俩。

  “小东,铭凯!”金龙走在最前面,大声吆喝了一句。

  听到招呼的哥俩回过头来,小东不解问道:“龙哥,你不是说早就过来了吗?我们哥俩到了一问,大堂经理没见你这个人,我们还以为你逗玩呢,再晚五分钟可就溜了!”

  “跟小峰去刘大爷家看鹰来着,耽误了一小会时间,喊人!”

  “峰哥,刘大爷!”小东跟铭凯立马打招呼。

  “订的单间是哪个,咱屋里说呗?”岳峰冲小东跟铭凯点点头,然后询问道。

  “跟我来!刘经理,我们定的鸭子跟其他菜,可以上了!”金龙招呼一声,带着众人进了包间。

  老爷子别看穿着很朴素,但是跟一帮年轻衙内来饭馆儿,表现的相当波澜不惊。

  等进了包间,金龙直接拉着老爷子的手拽到了主位上,岳峰坐在旁边,随后剩下哥仨依次排序入座。

  “峰哥,你拍的纪录片,现在老火了!那只草白极品大鹰还在家里吗?”铭凯坐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

  岳峰咧嘴笑着摇了摇头:“鹰不在我手里了!被摄制组的那个导演肖伟民肖哥回BJ的时候,带走了!”

  “送人了啊?那鹰不是被狐狸咬了一口么?伤势好了?”

  “嗯呢,好了!就掀了一点盖瓦,没有硬伤,养了些日子消了肿,就没事儿了!

  那只鹰虽然是草白,但却不像普通草白鹰那么笨,筋骨体格子极为强壮!”岳峰努力回忆着鹰的状态说道。

  “咋地,铭凯,你还想着整只大鹰下地逮兔子啊?你哪有时间!”金龙听到铭凯询问的话,非常摸底的问道。

  铭凯咧嘴一笑:“我啥情况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没精力摆弄这玩意儿,但是我爸他朋友,不是稀罕这玩意儿嘛!

  我寻思着,这好歹也是上过纪录片的极品大鹰!如果还在峰哥手里,我掏钱买下来,到时候拿来送人办事儿,那不得牛逼坏了!”

  “草!我都还没捞着呢,你还盘算上了!”金龙听到自己的‘大腿’要多铭凯这个挂件,立马开始护食起来。

  岳峰咧嘴一笑:“现在入了冬了,再想逮好鹰可有点费劲了!回头有机会,明年秋天,我带你们进山逮呗!我们那边大鹰大过的时候,还是能遇到像样点的好鹰的!”

  听到岳峰几个年轻的讨论大鹰,一直没说话的刘大爷突然说道:“我知道个地方,每年冬天都有洼林的大鹰过冬!如果运气好的话,能逮到好鹰!”

  “啊?大爷您说的是咱燕京,还是哪里啊?真有?”铭凯听到这话,瞬间来了精神。

  不是纪录片里的鹰,但是岳峰这个主人公亲自认证过的也行呀。

  “在密云水库那边!洼林的大鹰,本事都差不了!”刘大爷不紧不慢的说道。

  听到这话,岳峰心头微微一动。

第749章 做鹰帽的窗户纸

  洼林大鹰,是一个在行内人口中的专属名词。

  啥意思呢,正常的猛禽,九成九都是会在春秋两季随着季节迁移的。

  比如东北地区或者再往北的苍鹰繁殖地。春天过了清明开始就会往北飞来到繁殖地了。等到了秋天再往南飞去暖和的地方过冬。

  除了正常迁移的鹰之外,还有极少数的鹰是不走的,哪怕是冬天,依然在自己那片地盘范围里生活。

  这就是老鹰把势嘴里提到的洼林鹰。

  你想啊,冬天气候寒冷,食物短缺,绝大多数同类都没法在繁殖地生存,洼林的鹰却能活下来。

  要不然就是地盘里物种格外的丰厚不缺食儿,要不然,就是这只鹰的捕猎技巧格外的出众。

  寒冬时节万物萧瑟,该去南方过冬的鸟类啥的都走了,食物再充沛能到什么程度呢?

  所以,综上所述,有实力洼林过冬的鹰,多半不是善茬。

  “刘大爷,密云水库那边您去逮过鹰?”金龙听到了感兴趣的话头,扭头询问道。

  小鹰刘点点头:“前些年,基本上每年下雪之后都会去个一趟两趟的!基本都会有收获!

  过了过鹰的季节,好多玩家手里的鹰飘了或者意外受伤等导致手里空了,没鹰玩儿。

  趁着下了雪不好打食儿,去下网逮到了像样的鹰,卖给合适的玩家,就能赚一笔!”

  岳峰点点头:“洼林的鹰,本事一般都比过路鹰要大不少!”

  “那……得空咱去逮大鹰去呗!”铭凯听到这,瞬间双眼放光。

  岳峰摇了摇头:“没听刘大爷说呢么!逮洼林的大鹰,得等下雪之后才好逮!

  水库边之类地方存下来的鹰,活动范围挺大呢,咱如果用传统的手拉网去逮鹰,运气不好十天半月看不到一只都很大可能!”

  “啊?这样啊?那好吧!还寻思能沾个光装个逼呢!”铭凯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嘟囔道。

  岳峰笑着说道:“我不一定能赶得上,但是刘大爷不是冬天一直闲着呢!放着现成的资源不用,这不是舍近求远嘛!

  等咱吃了饭,一起合点影啥的,送人就说是咱一起耍过的鹰,照样有面子!”

  “额,也对!也不知道啥时候下雪,大爷,到时候有机会,逮到像样的大鹰,您给我信儿呗!”铭凯继续说道。

  “行,小峰其实说的挺有道理,洼林鹰活动范围太大了,下了雪逮鹰还能成功率高点,要不然正常天气不好蹲!

  你如果想要,回头给我留个电话,等下了雪我逮着了,给你信儿!”

  “OK!”

  ……

  几个人一番闲聊的功夫,金龙定的饭菜陆续上来了。

  大家一边聊着各种关于猛禽的事情,一边吃着地道的北京烤鸭,几口小酒下肚,很快就热闹起来。

  一顿接风宴吃了接近两个小时才结束,几人都没喝多,微醺正正好。

  等酒足饭饱结了账,铭凯跟小东打了个招呼离去,又只剩下了金龙跟岳峰刘大爷三个人。

  “小峰,下午咱干嘛?坐了这么久的火车,累不?要不然,送你回去休息休息?”金龙问道。

  岳峰摇了摇头:“先去一趟我家,把给大爷带的特产跟别的物件儿一起拿着,下午没事儿,去大爷家喝茶吹牛逼去!大爷,下午您没别的安排吧?”

  刘大爷摆摆手:“明天我天津那个朋友过来要去接他,今天没安排,冬天闲得很!

  上回你给我的转螺丝鹰帽图纸啥的,我做了几顶,样子倒是凑合,但是总感觉哪里差点事儿,下午你帮我研究研究呗?”

  特殊款式的鹰帽、小车绊儿这种新式的鹰具,对金龙铭凯他们这些少爷来说,只是一个给鹰用的器具,贵也好,便宜也罢,买几个就够用好多年的,消耗并不快。

  所以,他们除了最开始见的时候觉得惊艳,见过用过之后,后面就没啥太大的心理波动了。

  但是,对刘大爷来说,这些东西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老爷子都这个岁数了,也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家里过日子,靠的就是春秋两季逮鹰卖鹰,然后加上手工制作的鹰帽、鹰具。

  自己在家里琢磨新款式,学习熟练的进度肯定比不上跟岳峰这个老司机当面询问更快。

  “行!我这次过来,这些零碎东西都带着呢!”岳峰知道老爷子的意思,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很快,三个人上了车,先去了岳峰自己的院子,取了从东北带来的蘑菇木耳松子鹿茸啥的特产,又将做鹰具用的图版跟针线等工具,一并带上,再次折返回了刘大爷家。

  家里大娘已经吃过了中午饭,正在里屋烤火听收音机呢。

  岳峰三人回来了,刘大娘麻溜的煮上开水给众人泡茶。

  岳峰也不墨迹,一杯茶过后,很快就跟老爷子研究起了做帽子的细节。

  做这种金鱼眼螺丝转的帽子也是有诀窍的,老爷子制作的过程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拿出自己的练手作品来给岳峰看。

  “你看看,我这帽子做的,哪里有问题!”

  岳峰接过帽子,里外仔细的观察了一圈儿细节。

  该说不说,老爷子的基本功还是比较硬的,用的N字内线缝针法,针脚均匀细密,细节挺不错。

  只不过,原本应该是两头眼睛位置略鼓的金鱼眼造型,老爷子做出来之后,两颗鱼眼的位置,弧度有点异常。

  周围收线略紧,弧度受到影响,说人话就是有点走形了。

  “没啥大问题,一层窗户纸!”岳峰笑着说道。

  “哪里的毛病?”刘大爷继续问。

  “最里面这一圈儿,正常收线,走形了!”

  “我收线的力道,跟其他地方差不多呀?为啥这里会出问题?”老爷子听完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这里最窄,同样缝合起来,应力最大!我给您支个招儿,您再试试应该就能解决了!”

  “你说!”

  “在动针缝合之前,把前面这半圈儿的位置,皮子稍微削薄一点!这样应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自然就不会变形了!”

  “削薄?”

  “对!立竿见影!大概削个五分之一左右,就行!您这边手里有打薄用的削皮刀吧?”

  “我这没有,但是买皮子的地方,肯定有!你做帽子的时候,也是提前打薄处理的吗?”小鹰刘继续问道。

  岳峰摇摇头:“我没有打薄!我是在线的针脚上找补的,适当的增加针脚的宽度,让过渡顺滑一点,变形就可控了!

  再就是收线时候的力道,也要找感觉!

  这两种技巧施展起来,不如直接打薄处理更方便,所以我就没直接跟您说!”

  “你现场缝合一下,我瞅瞅呗?”刘大爷听完继续问道。

首节 上一节 679/7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