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629节

  岳峰回答道:“不算太远!打鹰用的网具,诱饵,还有看雀,你们来之前我就准备好了!

  咱们现在出发的话,开车走柴积道上山,然后再步行去打鹰场子,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目的地!”

  “行,那咱就先去逮鹰!你的工具零碎在哪放着?找出来,咱们装车!对了,中午是不是回不来?”

  岳峰点点头:“确实回不来,带上肉包子跟清水吧,山上条件有限,对付吃一口,晚上回来,咱去城里我自己家饭店吃!”

  “好!”

  ……

  短暂沟通过后,岳峰就回到老屋这边,将进山打鹰用到的鹰网等零碎儿快速归拢起来。

  摄制组四个人,加上岳峰总共五个人,之前那个鹰场棚子肯定呆不下,所以岳峰又带上了手斧、老虎钳,铁丝、洋钉之类的搭建鹰棚的部分零碎儿。

  零零碎碎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包,岳峰就上了摄制组的车。

  摄制组这边,两台车,四个人,看起来好似挺宽绰的,但是上了车之后岳峰才发现,这个时代的摄像机,比岳峰记忆里的个头还要大一个号。

  大大小小的器械箱子等物件儿,车里塞的满满的,岳峰上了车之后,后座的人连转个身都有点费劲。

  早上七点刚过,岳峰就坐在头车副驾驶的位置,指挥着司机出了村子,沿着进山的生产路前进,很快上了柴积道,直奔虎头山。

  212吉普的越野能力还是比较牛逼的,开着车子大概个把小时,就赶到了距离虎头山最近的柴积道位置。

  “停车!大概就能开到这里了,再往前走,就得步行了!”岳峰跟司机说道。

  肖伟民问道:“从停车位置到山场目标地,还有多远?”

  岳峰指了指虎头山最高的那处山头:“前面山头大概顶上就是了!直线距离大概一里地,但是爬上去的话,绕路得走几里地!咱们轻车简从,只带必须的东西上去!”

  小田听完叼着烟咧嘴微笑道:“不就是扛着器械爬山么?小意思,我们以前也不是没干过!”

  “那就整!”

  很快,所有人都下了车,将摄像机等设备全都卸下车,然后几个人分配好,跟着岳峰爬山。

  虎头山这边,平日里少有人上来,岳峰上次来,还是去年秋天打鹰。

  沿着记忆中的山道一点点的爬到山顶附近的鹰场子,已经是四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小田他们几个倒是没有吹牛逼,这几个年轻摄制组成员,体格子比岳峰预期要好不少。

  经过一年的休养,鹰场子这边早已经又变成了植被密布的状态,就连去年的那个鹰棚子,都破损的挺严重了。

  到了目的地,岳峰把工具往地上一放,摄制组找好机位把设备架好。

  开整!

第706章 拍一条,再补一条!

  岳峰上辈子经历过自媒体信息爆炸的年代,所以对拍摄视频之类的事情,有基本的认知。

  拍摄捕鹰跟真实捕鹰,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说,打鹰铺子的布置。

  如果只有岳峰自己打鹰的话,把去年的鹰棚简单修葺一下,平出场子来布置好鹰网,就能正式干活儿了。

  但是带着记录片摄制组团队,就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机位布置、光线、隐藏器材等,都要进行对应的调整。

  岳峰手里拎着平场子用的侵刀手斧等工具,扭头看了一眼肖伟民。

  “肖导,机位架设大概在哪里?你们先把区域划好!咱们五个人,鹰棚里肯定躲不开,最好分成两三个位置分开隐蔽!”

  肖伟民点点头,站在面前这片看起来还挺平坦的小山场上四处看了一眼:“这边,架设一个中景机位!

  这边,架设一个全景机位!

  在打鹰棚子里,再加上一个近景机位!三个机位应该就够用了!”

  这个拍摄布置跟岳峰的预期差不多,他点点头:“行,那就按照你布置的来!今天上午,咱们的目标就是先把场地平整出来!

  你们如果需要拍摄点前期平场地的素材的话,可以开始准备了!”

  “不用我们搭把手帮忙吗?”

  “基本不用,这地方看着好像有点杂乱,其实处理起来很容易,最多俩小时的活儿,就能收拾干净!”

  “那好,小田,小李,你俩一人一个机位,补一点镜头素材!”

  “好!”

  ……

  简单沟通过后,很快岳峰就忙活起来。

  先用侵刀贴着地皮将地面的杂草灌木等零碎都清理一遍,等主要区域清理完毕之后,挑选其中的灌木等材料,根据机位搭建隐蔽人员跟机器设备的窝棚。

  这种程度的活儿,对岳峰来说属于手拿把掐,工具跟材料都准备很充分,就地取材就能现场布置出来。

  一通忙活,十点刚到,两个新的隐藏机位窝棚跟主战的鹰棚就都收拾好了。

  搞定了藏身问题,接下来岳峰开始布置打鹰用的网具。

  布置手拉网也是需要用到的素材,等镜头架好之后,岳峰开始了布置。

  先把去年放在原地的架子简单加固了下,然后将拉网挂到框架上固定好,随后是鹰拐子,穿着‘背心儿’的诱饵鸽子。

  一切布置全都完成之后,岳峰将绳子固定好,沿着一溜儿顺着进了窝棚。

  “这就算布置好了?”肖伟民好奇的问道。

  岳峰点点头:“鹰场子这边算是布置完成了!可以让工作人员稍微歇会儿了!”

  “按照咱们现在的状态,多久可以看到鹰?”肖伟民好奇问道。

  岳峰笑着摇摇头:“啥时候来鹰我说了不算,如果是半个月前,大量猛禽过境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鹰在打鹰场子周围活动!

  如果是现在,鹰迁徙到了尾声,这个阶段数量相对会少很多!

  往年进山打鹰,有时候一天能逮三四只,更多时候,好几天看不到影子也是正常现象!”

  听到这话,肖伟民面色凝重:“如果按照你你这么说,咱们这鹰的镜头,可不太好拍了!

  咱们摄像机的胶片数量有限,电池电量也有限!

  总不能时刻保持拍摄状态,等着鹰出现吧!就算咱们有专项资金,这种消耗也扛不住!”

  岳峰咧嘴一笑:“您别急啊!啥时候来鹰我确实不知道,但是咱可以通过别的法子来解决!我这不是带着一只看雀儿嘛!”

  说话间,岳峰将小号笼子里的那只伯劳鸟取了出来,直接栓到了一根食指粗的站杆上,将站杆插到了窝棚瞭望口的下方。

  “这看雀是干嘛用的?”肖伟民看了一眼站在杆儿上的伯劳有些好奇。

  “嘿嘿,这是咱们打鹰人的眼睛!虎不拉的视力比人要强的多,猛禽是它的天敌!如果天上有鹰经过,它会比咱们更早发现做出反应!

  这时候,在机位准备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开机进入时刻准备状态了。”

  “这么小的一只鸟,就能给咱报警?它会有啥反应?我把小田小李喊过来,都听你讲讲!”

  “行!”

  很快,肖导将小田小李两个操控摄像机的队员喊过来。

  岳峰指着虎不拉说道:“这是虎不拉,学名伯劳鸟,它是我们传统逮鹰用到的看雀!

  如果天上有鹰经过,虎不拉会立刻发现,并且体现在肢体动作上!

  风平浪静的时候,虎不拉很活泼,喜欢在站杆上拉拉膀子,抹抹嘴儿,一点都不怕人。

  如果有鹰经过,它首先会瞬间紧毛一动不动,然后蹭蹭蹭的往下挪动位置。

  如果是极度危险的时候,它甚至会直接一头扎到站杆底下的浅坑里去趴着!

  咱们准备抓拍镜头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开机准备了!

  我会在窝棚瞭望口里观察天上情况。

  如果鹰真来了,一般都会悬停在一定高度观察地上的诱饵。

  这时候,我拉动鹰拐子,让鸽子扑棱起来,鹰就会俯冲下来抓鸽子!

  你们只要注意到看雀的反应,然后还有我拉鸽子的动作,就进入准备状态就行!”

  “都听懂了没?谁有问题现在问!”肖伟民扫过俩人问道。

  “没问题,我们这俩机位,都能看到现在虎不拉站的位置!”

  “都回去待着吧,注意隐蔽,也不要发出声响!”

  “好!”

  ……

  简单叮嘱过后,拍摄人员各自归位,岳峰跟肖伟民,还有小张,三个人钻进了加大一个号的窝棚里,耐心等待起来。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眼看着太阳都悬到头顶,临近午饭时间了,虎不拉一直在站杆上表现的相当活泼,吃了岳峰带上山的几块肉片,然后梳理羽毛,相当安逸。

  又耐心等待了个把小时,岳峰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二十三分了。

  “肖导,中午这个时间点,鹰很少活动,咱们先吃午饭吧!从上山忙活到现在,大家都饿了!”

  肖伟民点点头:“行,小张,你给大家分饭,一人分俩肉包子,呆在窝棚里吃,继续保持警惕!说不定吃饭的功夫,鹰就下来了呢!”

  听到这话,岳峰没有插嘴,专业摄制组,还是有点职业精神的,既然来了,就没有打马虎眼的道理,哪怕是吃饭这个小事儿,都表现的非常敬业。

  小张将带上山的午饭,分给了其他几个同事,随后又回到了窝棚里。

  岳峰跟肖伟民,也各自拿起一个已经没有温度的凉包子,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

  这边午饭还没吃完呢,岳峰刚放下水壶,就看到站在站杆顶端的虎不拉突然一紧毛,蹭蹭蹭的朝着底端跳了下来。

  有情况!

  下一秒,岳峰一把抓在鹰拐子那根绳子上,同时抬头朝着天上瞭望。

  在大概七八十米的位置上,有一个黑点悬空在那里,好似已经定上了诱子。

  “来鹰了!”岳峰低声提醒了一句,然后果断拉了一下鹰拐子上的绳子。

  鹰拐子上拴着的鸽子,立马忽闪了几下翅膀。

  下一秒,就看到一只草黄色的猛禽,从天上一夹翅膀,速度很快的俯冲了下来。

  “给我进来!”

  就在鹰落到鸽子面前的瞬间,岳峰果断的一拉手拉网的绳子。

  刷!

  网具扣过来,直接将这只倒霉蛋扣在了网里。

  叽叽叽叽!

  鹰被扣住,瞬间发出了叽叽的叫声。

  听到这叫声,岳峰心头一动。

首节 上一节 629/7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