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592节

  “一套下来要二十块?那也太贵了!挑水喝也不是没法过日子,打井打不起!”

  “是啊,能不能便宜点,大家手里没有那么多钱,二十块可不是一笔小钱了!”

  “我要报名打井队儿,书记说咋整,我就咋整,无条件支持!”

  “我也报名参加!就算不给工资,也要参加!”

  有眼界低的村民,自然就有眼界宽的聪明人,在好多妇女吐槽价格高的时候,已经有聪明人起身举手要参加打井队儿了。

  前面第一批跟着书记弄山货购销点的村民们,可都赚钱了,尤其是李银花,现在在购销点可是正儿八经的经理管着购销点的大小事情,比以前单纯的开小卖部要强多了。

  岳峰这个村书记,虽然没提打井队待遇,但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退一万步说,就算后面做事儿不厚道,大不了再退出也来得及,先占上机会比什么都强。

  面对‘穷’病,岳峰爱莫能助。

  二十块钱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现在都分地第二年了。

  村里又办起了购销点,但凡稍微正干一点的家庭,攒下二十块钱比以往生产队模式,容易了不是一星半点。

  哪怕春天化冻之后,天天勤快点去采野菜,这个钱也能赚出来。

  当然,岳峰的计划里,像后邻李奶奶家这种类似情况的老弱病残家庭,打井跟安压水井的事儿,岳峰也没打算收钱。

  山货购销点那边的盈利,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贴补这些花费。

  岳峰任由村民们讨论了一会儿,这才伸开手臂下压了几下继续说道:“打井跟安装压水井的事儿,大家自愿,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以等我家先把水井弄好了,你们看过之后,再做决定也行!

  第三件事儿,我给咱们村争取了最多三个养殖大户的名额,有计划大量规模养猪或者养鸡的村民,可以等会议结束之后,来村部找我,了解具体的政策情况!

  这个属于第一批试点,最好是有经验的村民进行尝试,政策没法完全覆盖风险,大家理性看待!

  如果试点能算的上经济账,拿的出成绩,我会上报乡里,在全村,甚至全乡范围内推广!

  今天晚上,村民会议的大概情况,就这么多。

  有村民打算出工挣钱的,或者加入打井队,申请养殖大户试点的,等散会之后,都可以来我这做统计!

  今天会议暂时就到这里,散会!”

  散会之后,大量妇女儿童拿着马扎起身离去,但还有许多村民,迫不及待的围了上来。

  “我要报名进山修围栏!”

  “我要报名打井队儿!”

  “小岳书记,咱这个养殖大户,具体给啥扶持政策啊?”

  ……

  面对村民们的踊跃回应,岳峰耐心的给大家做着登记记录。

  整体来说,进山修护栏的村民相当踊跃,当场就有三十多个男女壮劳力报名。

  打井队这边,人员也不少,只限老爷们的情况下,报名人数超过了11个。

  最后对养殖大户感兴趣的,就少得多了。

  只有村南的一户姓周的村民,想要试试养猪。

  实际上,养殖大户这个所谓的‘政策’根本就不是岳峰从上级单位争取来的。

  而是从购销点的利润当中,取出了一部分资金来做这方面的尝试。

  想要让村民们致富,直接撒钱是没用的,只能让他们变得好吃懒做。

  但贴补引导一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岳峰面对询问,直接给出了一个非常优渥的条件。

  如果一次性养殖育肥猪超过20头,就可以一次性报销一半的猪羔子购买费用,同时,还能额外获得五亩菜地。

  在肥猪出栏之后,还可以协调猪肉销售情况,政策层面保证绝对合法。

  除此之外,岳峰还打算利用自己的人脉,花钱从外面邀请专门的养殖技术员来村里‘技术下乡’,帮忙培训基础的养殖、消毒、常见病预防治疗等专业内容。

  周校臣听完岳峰的政策,立马意识到,这可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学习专业养殖技术,还能获得一半买种苗的钱,还能获得种菜喂猪的地,等猪养大了,还不愁销售以及违法风险,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行,我干了!就按照你说的二十头肥猪的规模先试试!前期还需要我准备点啥?”周校臣连跟媳妇商量都没,直接拍板应了下来。

  岳峰大致心底一盘算:“养二十头肥猪,自家的茅楼肯定是养不开,大概需要半开放式的栏舍40到50平方!”

  “这么大的面积?盖猪圈要花多少钱?我……”听到这个数字,周校臣面色一滞。

  岳峰也知道,盖猪圈可属于大投资了,五十平方面积的猪圈成本都快赶上盖几间砖瓦房了。

  这个问题岳峰在开会之前就考虑过了,岳峰回答道:“这个钱,我可以以村部的名义,暂时先借给你,等你肥猪出栏了,再分期偿还!

  盖猪圈的地方,村里也可以给你批地!这玩意儿气味比较重,最好是不要影响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听到可以跟村部借钱,周校臣皱紧的眉头放松下来。

  “行,我干了!明天我就找人盘算大概的用料!地方就在我们家外面就行,那边人少,气味也影响不到邻居!”

  “好!”

  ……

  面对村民们踊跃响应,积极参与的报名,岳峰每个人都耐心的记录接待了下来。

  等所有村民都离去,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十一点了。

  当村官儿要想干点实事儿,起步阶段是真难呀!

  第二天一早,岳峰就忙活了起来。

  发动自己的朋友关系。

  先通过煤矿那边的老朋友,帮忙联系专业的焊工,再采购制作压水井的井头压杆等部件。

  这些玩意儿,岳峰脑子里都有清晰的结构跟模样,画好草图,大致规整好尺寸,就可以进行小批量的打样生产。

  相比压水井的井头,打小眼井用的钻杆等工具,筹备跟制作起来,难度要大不少。

  不过这也难不住岳峰,他直接求到了林业局杜崇来杜副局长的头上。

  有林业局出面帮忙协调,定制采购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不是啥问题。

  岳峰把尺寸,规格,简单的一规整,直接走流程上报,最快一周的时间就能到位。

  在等待钻井杆子到位的时间里,岳峰将报名的干活村民集中起来进行了分组,每六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让孝文孝武还有小涛哥仨带着进山,安排具体的工作。

  一车一车的防护网拉上山,然后清点数量,分配工作,圈地的活儿,先浩浩荡荡的干了起来。

  一周之后,定的两套钻井杆子到了。

  岳峰安排车将工具拉回了自家的新房,随后跟几个骨干成员按照记忆里打小眼井的方式组装好工具,立马实战测试起来。

第675章 巧打小眼井

  岳峰家新房院子里。

  打小眼井用的钻杆,压水台、台架等部件,全都从送货的车斗里小心的搬卸了下来。

  上辈子,岳峰跟着学过打小眼井的方法,虽然长时间没碰,手法有点生疏了,但打井的流程他是了解的。

  说白了,这活儿原理很简单,就跟电影里用洛阳铲接上杆子,打洞取地下的土类似。

  小眼井的井口很小,只有不到十公分的直径,所以相比挖大眼井,取土的工作量不算大。

  在岳峰的指挥下,先选中压水井井头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架子摆放到位,开始上第一节的钻井杆子。

  定制的钻井杆子尖端比较锋锐,是特制硬化过的工具钢钢头。外侧锋锐,内侧中空。

  岳峰用手提着杆子的腰跟尾端,一次次的朝着选定的地面砸击。

  地面硬土被破开,然后一点点形成一个下探的洞。

  随着不断的砸击,抬竿将铁杆子中空的土起出来,这个洞就越来越深。

  等大半截的杆子都探入地下之后,岳峰就再接上一根新的杆子,继续重复这个过程。

  井的口小,工程量自然就小,没多会儿的功夫,随着土越取越多,两节杆子就下到了地底。

  岳峰提起杆子,看了一眼底端内壁上粘连的土质。

  土质不算湿润,距离下方的水脉还有一定的差距。

  继续!

  等加到第三节杆子之后,再想把杆子抽出来敲打出内壁的泥土来,效率就有点低了。

  这时候岳峰招呼一声。

  “小涛,把压水井的井头给我抬过来,还有硬塑料管!”

  “奥!”小涛立马应了一声,跟孝武合伙将井头架子抬到了旁边。

  岳峰把井头下方的接管儿位置,跟硬质塑料管用铁丝三层捆结实,然后将管子另一头探到了两米多深的土洞里。

  刚才初步打孔的时候,打出来的直径就比井杆子要粗的多,现在下上塑料硬管儿,钻井杆子在旁边依然还有活动空间。

  “哥,弄好了,接下来咋整?”小涛又问。

  岳峰安排道:“去老家那边,多拿几根扁担还有打水桶,去外面大井,多挑些水过来!后面打井要用!”

  “用外面取来的水打井用?你不是说一瓢水就够引水吗?”

  小涛听完岳峰的安排,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不知道老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让你去你就去,墨迹啥!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奥奥,那我去挑水了!走,孝武跟我一起!”

  “嗯……”

  ……

  很快,小涛跟孝武哥俩一人挑着两桶水回来了。

  岳峰指着刚钻出来的井口:“往里倒,先倒两桶!”

  小涛照做,很快浑浊的泥水就漾了上来。

  岳峰将压水井的井头关键部件组装好,尤其是检查了一遍井头空腔里的胶皮筏子,

  提水密封的筏子芯儿是核心部件,不能漏气儿,否则引水立马就漏下去了。

  组装完毕之后,岳峰再次舀一瓢水倒在了压水井的井头里。

  好在尺寸合适,沾水之后严丝合缝。

  岳峰扶着压井杆子上下压合了几次,很快刚刚灌下去的泥水汤子,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了上来。

  咕噜咕噜!

  连泥带汤的浑水被抽上来,从压井水头位置流出。

  岳峰随手用一个空桶接着提上来的水,示意小涛过来接替自己压水的位置。

首节 上一节 592/7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