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劫诛元阵!
此阵法乃是五阶阵法,需要以三条不同的灵脉为阵眼,构成三相杀局,威力可怖。
五阶阵法……
对于陈三石来说有些遥远,但他可以变通一下,将其简化为四阶。
自己再努努力,成为四阶阵法师应该不成问题!
三劫诛元阵的布置条件极为苛刻,需要同时依靠三条不同的灵脉为依托,正常情况下很难做到。
但陈三石的手里,恰好有灵珠!
当初师父留下来两颗灵珠,一颗封印天涯海角的祖脉,一颗封印罗天煞脉。
倘若他再用灭灵大阵封印蚀骨岭的煞脉,就能够凑齐“三条灵脉”。
可除此之外。
这套阵法,对于材料的要求也极高。
核心阵盘,需要用到“菩提无相骨”,此种材料,只有佛门治下的西牛贺洲才有。
天水边境,距离西牛贺洲倒是不远……
而且,陈三石得到的上古丹方中,有一味能够加快武道进度的丹药,同样出自佛门。
“呼——”
他正在考虑后续安排时,突然有一阵阴冷的寒风吹入帐中,将烛台吹得忽明忽暗。
“师姐?你怎么把易容撤去了?”
陈三石抬起头,就看到一道倩影悄然出现。
今日的师姐没有用黑色绸带遮目,那一双血玉般的瞳孔,在月夜下显得格外鲜艳。
不对……
“是你?!”
他察觉到异常,没有半句废话,抄起龙胆亮银枪,便轰然朝着前方刺去。
“轰隆!”
长枪落下,在地面凿出一个巨大的凹陷,引得整座军营都为之震颤。
但女瞎子却是早早躲开,出现在他的身后:“小弟弟,你哪来这么大的杀意?姐姐貌似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吧?”
“……”
陈三石发觉,对方体内的魔气比想象中弱了数倍不止,当下大概只有结丹后期。
“我把自己的修为,暂时压制住了。”
魔女给出解释。
“……”
陈三石这才收起长枪。
刚刚动手引起的动静,吸引来大量的将士迅速靠近,他高声道:“朕没事,只是在操练法术而已,都退下吧。”
待到营帐外安静下来,陈三石才开口问道:“你来找我想干什么?”
魔女来到天武皇帝的桌案前,两指轻轻捻起一盏酒杯,轻启丹唇,将里面剩下的半杯酒缓缓送入嘴中,然后才发出清冷又带着疯癫的声音:“想请小弟弟帮个忙。”
“弟弟?”
陈三石蹙眉。
魔女戏谑道:“我都不知道活过多少岁月了,叫你声弟弟不对吗?”
陈三石懒得在这种事情上与其争执:“说吧,你想让我做什么?”
“陪姐姐去一趟西牛贺洲。”
魔女又倒了一杯酒,用剑锋送到天武的嘴前:“喝。”
受到她魔气的影响,杯盏中的酒水表面,泛着一层好看的冰花。
陈三石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顿时,一缕魔气自腹中流经四肢百骸,他连忙调息运功,将其控制住后,发现这魔气竟然能够淬炼体魄。
“这算是你的诚意?”
他看向对方:“你去佛门做什么?”
第416章 真君
“做什么轮不到你管。”
魔女加重语气:“你只需要告诉我,去还是不去。”
“倒也是巧合。”
陈三石坦言道:“我本就打算去一趟西牛贺洲,既然拦不住你,不如索性一起结伴。”
“这就对了。”
魔女很满意对方的回答:“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小竹子!”
陈三石传音隔壁营帐。
片刻之后,东方景行便应声赶来:“陛下有何吩咐?”
“朕准备出去一趟。”
陈三石说道:“时间不确定,可能数月,也可能数年,消息对外要绝对保密。
“我会留下傀儡假装朕本人闭关。
“在此期间,全军坚守不出。
“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可以找玉灵、汪直和朕的几位师兄商量,最终决断权交给齐成。”
“奴婢遵命。”
东方景行没有多嘴问半句,只是谨记圣谕。
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一旦被人察觉到,必定会惹来跟踪等麻烦。
因此,陈三石简单安排军中事务之后,就和魔女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开天水边境,一路南下西行,直奔着目的地而去。
……
说起佛门,数千年前曾经在天水盛极一时。
根据典籍记载,最夸张的时候,几乎每村每镇都会有一座寺庙,供奉一尊佛门神明。
直到后来,魔、正、妖三道,突然间联合起来,进行了一场灭佛运动,直接将天下佛门势力重创。
仅存的佛道宗门,则是全部退回到西牛贺洲,自此以后,再不敢轻易外出。
西牛贺洲毗邻雷鸣凛洲,疆域面积对比天水洲要小上许多,但其中也不乏有大能修士。
当陈三石两人抵达目的地,已然是六十余日之后。
他们越靠近西牛贺洲,就越能清晰地感知到一点。
灵气匮乏!
西牛贺洲的灵脉数量,要远远少于其它洲。
即便是修炼可以依靠香火,天材地宝、饲养灵兽等等地方,也都是需要用到灵气的。
由此可见,佛门最近几千年的日子,确实不怎么不好过。
“真君庙。”
陈三石两人在一处村头停下。
这里名为“斜月道”,算是西牛贺洲的边境偏僻之地。
他们的身前就是一座庙宇,看起来建造不久,只是装潢十分朴素,是一间破旧瓦房改造而来。
而且看起来……
不像是佛门的庙宇。
出于好奇心,陈三石跨过门槛,朝着里面看去,就瞧见简易的供台后面,站立着一尊泥塑神像。
前方的牌位之上,雕刻着几个大字“万灵烛照应化真君”。
他再去看神像的面容,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这小子。”
“大胆!”
一名恰好前来供奉的村民,听到这话后放声呵斥道:“你是哪来的外乡人,竟敢对真君不敬!”
“真君?”
陈三石问道:“这是你们给这小子起的名号?”
“你这厮,要是再对真君不敬,我可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村民挥舞着手中的拳头。
“你们口中的这位真君,应该很年轻吧?”
陈三石打听道:“你们怎么会愿意给他开宗立庙?”
“看来,你们是真没听说过真君的威名。”
粗犷汉子说道:“也罢,我就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免得以后再有冒犯!”
原来,大概在两年前。
斜月道一带,出现一名手持钩镰枪的修士,来到此地后,先是诛杀贪官污吏,接着又除掉各个山野当中为非作歹的妖修、魔修,一时间声名大噪。
各地有不少百姓,都自发地为之开宗立庙,称之为“万灵烛照应化真君”。
而这位真君,自然就是陈三石的长子,大汉的裕王殿下,陈渡河是也。
正魔大战开始之前,陈渡河就只身一人进入乱荒雍洲,在数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方法,来收集香火修炼武道。
他们父子之间,已经失联很久。
想不到几经辗转,又跑到西牛贺洲来。
看到长子平安,陈三石心里也算是落下块石头。
“以前我们拜了那么多年的菩萨,有个什么鸟用?像真君这般时常显灵为民除害,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菩萨呐!”
汉子说着来到供台前,他没有带来任何祭品,也没有行跪拜之礼,只是点燃三柱檀香,插入香炉当中,然后虔诚地双手合十,微微弯腰。
只因为,在“万灵烛照应化真君”的牌位下面,还写着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