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石长出一口气。
这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眼下,还是尽快提升修为,准备打仗。
说白了。
首要目的,还是从这场战争中活下来。
否则的话,什么仙宝,什么选锋,一切就都是泡沫!
在药房帮忙到傍晚,熟练度提升显著。
【技艺:医术.凡(未入门)】
【进度:35/100】
时间差不多,陈三石收拾东西回家。
“没钱了啊!”
他穷得叮当响。
灵禾的经脉之毒,和补药的余毒是两码事,完全可以双管齐下的。
可惜,真是没钱了。
他在军营门口,刚好遇到孙璃姐弟两人,他们似乎是刚刚见过向庭春,脸色都不太好。
“师姐!”
陈三石打招呼:“正好一起去我家吃饭。”
饭桌上。
孙璃几乎没有心情动筷子:“小师弟,千户所出兵的事情,你怎么看?”
“没什么看法。”
陈三石就算有看法也没意义:“命令是兵部下发的,我只能服从。”
“小师弟态度端正,只是……”
孙璃不悦道:“这一仗打的,完全没有意义。主战场明明在西北边境三州,其余地方只需要坚守城池就可以了,何必节外生枝?” “太子殿下一句话,底下可不得挤破头争夺机会?”
孙不器扒着米饭,声音含糊:“要打就打呗,又不是没打过仗。”
孙璃没再理睬他,而是看向灶房:“心兰姐,别忙了,一起来吃吧。”
这些日子。
她和顾心兰相处的很融洽。
别看孙璃刀法练得泼辣,又行事干练英气十足,表面看一副女强人的模样。
但实际上,她居然会对刺绣之类的女红很感兴趣。
闲暇时间,经常会和兰姐儿一起做做针线活,聊聊家常事宜。
就是手艺有点差。
陈三石碰见看到过,对方拿着绣出的鸭子,非要说是鸳鸯的画面……
唯有顾心兰心灵手巧,孙璃更加悉心求教。
加之对方比她大几岁,还主动称呼一声姐姐,完全没有督师府千金的架子。
还有孙不器,也从不给人高人一等的感觉。
由此可见,孙家家教和家风都是极好的。
“心兰姐。”
孙璃关心道:“你家以前在京城犯下什么案子,流放到边境,还沦落到人牙子手里?”
京城?
陈三石一直知道,顾心兰不是乡下女子。
但具体身世不明。
当初父亲一眼看中她,就是因为长相可人儿,皮肤白净。
乡下娃娃从小就要下地干活,怎么能养得白。
倒是没想到来自京城。
出于尊重,对方不提,他一直也没问过。
估计孙璃是调查他背景的时候,顺便查过兰姐儿。
“璃妹妹,我那时年纪小,不记得了。”
顾心兰抿抿嘴唇:“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一介罪民之后,侥幸被爹爹救下养在家中,才留得一份活着的尊严……”
“是我唐突。”
孙璃抱歉道:“心兰姐不愿意提,我肯定不会再问。”
“姐,那我先回客栈了。”
孙不器吃饱喝足,放下碗筷。
他和姐姐分工明确,一个负责看着城里武馆,一个负责留意军营官员动向。
晚饭过后。
陈三石丝毫不敢懈怠,喝了一碗补元汤,就准备练枪。
“小师弟还在喝补元汤?”
孙璃看得出他手头拮据,就取出一张银票:“出门带的钱不多,三百两,你先用着,应该能顶一阵子。”
“这不好吧?”
陈三石说着收下银票。
修为高低,关乎性命。
他不敢矫情。
有了这三百两,就能够无缝衔接的极速提升修为。
“你练吧。”
孙璃起身,准备和兰姐儿一起去卧房研究女红。
“师姐等等。”
“今天晚上,还是想辛苦你一下。”
“铛铛铛铛铛——”
院落当中,响起嘹亮的金属碰撞声。
跟他推测一样。
陪练的确有助于吸收经脉中的灵禾,但还是不够。
需要实战才行。
说白了,就是杀人,而且最好是大量的杀。
可惜,哪来那么多人杀?
很快,就到正式执行任务的日子。
陈三石早早到军营点卯,然后在赵康的引路下带着一百多号人离开。
从今天起,他就要负责鄱阳县的长城边防了。
第74章 长城
长城。
是任何一个古代政权的重中之重。
中原地区作为农耕文明,最大的敌人就是凶悍的草原民族。
在长城出现之前,每年都会频繁出现蛮族骑兵南下劫掠的情况。
而且由于都是小规模骑兵,机动性极强,基本上抢完杀完就走,毫无办法。
直到长城出现,挡住马蹄的践踏。
游牧民族再想抢劫,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他们要么攻城,要么徒步翻山越岭。
前者需要人命堆积,后者就算抢到东西,没有战马加持只会被追杀到死。
所以大势逼迫之下,本来零散的草原部落也开始渐渐统一,最终形成几个强大的盟国,集中力量对抗中原国家。
而且。
跟很多人印象不同。
长城绝非是劳民伤财,反而对于国防开支是极大的节省。
陈三石翻看《大盛书》时,曾经记录到开元年间,有一名官员给当时的皇帝算了一笔账。
详细数据过于繁复,总之最后算下来,相较于留大量将士镇守需要消耗的钱粮,建造长城要节省足足十倍之多。
鄱阳地界周围多山,地势险峻。
骑兵和大部队能推进的范围不大,约莫两百里左右,长城就刚好覆盖住这个范围。
离开千户所往北,没走出多远,就能看见一条巨蟒般的建筑物。
“陈百户辛苦。”
赵康介绍工作内容:“十日后,冯百户的人过来换防,你们才能回去休息。”
从今往后,就由他们三名百户轮流负责长城瞭望的职责。
一百多号人,开始接替换防。
光是换防,就是大工程量,所以才十日一换,提升效率。
陈三石骑着白鹄马,沿着长城巡视。
等到换防结束,他也顺着楼梯爬上城墙。
长城高大约七米,基宽六米,顶宽五到六米。
每隔十里,都设置一个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会留守五名士卒。
两百里长城,刚好是一个百户的人手。
听起来这么长的距离,只有一百个人驻守好像太少,但实际上完全足够。
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阻拦战马、迟滞进攻、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