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131节

  “孙象宗一枪破甲一千八,击溃将近两万的蛮贼。”

  “破甲一千八?”

  较为年轻的绯袍大员冷笑起来:“提起他我就来气!陛下,我怀疑薛知县、季知府他们死在鄱阳,就是孙象宗干的!

  “姓孙的已然是风中残烛,竟然还敢玩逞英雄这一套,我看他真是活腻了。”

  “陛下。”

  黄公公压低声音:“当初您下圣旨,是打算提拔陈三石来京城任职的,如今阴差阳错之下,他还是到了督师府,您看该不该赏,还是再下一旨调令。”

  “赏肯定是要赏的,但调回来,就没这个必要了。”

  幔帐后的声音恢复古井无波:“朕,很欣赏这个勇武的年轻人。

  “但是孙象宗肯出手,说明他也很喜欢,保不准能得到真传,真要是调回来,岂不是平白毁了人家的机遇?

  “严良,你怎么看?”

  “回陛下的话。”

  严阁老沉声道:“从上次薛裕平传回来的信来看,陈三石对陛下尊敬有加,圣旨所赐全都当场接下,好好敲打敲打,将来或许是个可用之才。

  “再加上太子世子曹樊,未必能够入得了孙象宗的眼。

  “不如就把他先留在督师府,看看能走到哪一步。”

  “嗯,就照严良说的办!

  “另外携民渡河的事情,不光要赏赐,还要昭告天下,叫天下人都看看,朕的臣子,都是这等仁义之人!

  “你们刚刚说,下雪了?”

  幔帐掀开,露出真龙面孔。

  已是耄耋老人的隆庆皇帝,头顶上居然仍旧是以黑发居多,走起路来更是四平八稳,如果不是气息中透露出一股腐朽,还真会让人觉得他能返老还童。

  他来到万寿宫门前,望着漫天飞雪,感慨道:“真是祥瑞大雪啊,这雪一下,好消息就接连传过来。好了,战事结束,朕总算是可以安心闭关了,你们都退下吧。”

  听到这话,所有人几乎是同一时间跪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一战过后,我大盛江山,必将千秋万代,永世昌盛!”

  “陛下也必将得道登仙!”

  “以后我们再见到陛下,可就该喊上仙了。”

  “万寿帝君,万寿帝君呐!”

  “你们几个就会拍朕的马屁,赶紧退下吧,不要影响朕清修。”

  隆庆帝拂袖回宫。

第113章 炼丹之说

  浣温县。

  一处宅院中。

  一名身材矫健的少年光着膀子,在院落中挥舞着长枪,随着长枪的舞动,在周身卷起一道由雪花组成的龙卷,使得本就寒冷的冬日,变得更加凛冽。

  他没穿衣裳,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不说,浑身蒸腾着可怕的热气,冰雪接触不到肌肤就被融化成雪水,整个人就好像才从炼丹炉里跳出来一样灼热。

  一股股热血,从髓而出,在体内疯狂翻涌的同时,淬炼着体内的脏器。

  炼脏功法精通阶段,淬脏!

  人是一个整体。

  习武到这个地步,筋骨皮髓血都练完,自然该淬炼脏器,否则表面力量再强大,内脏扛不住也是虚的。

  就像之前。

  陈三石硬抗两名炼脏的同时攻击,虽然是挡下了,但也受了内伤。

  淬脏,就是淬炼四脏六腑,进一步提升肉身的强度。

  “砰——”

  陈三石一枪刺出,直接把院子中间的水缸轰得爆裂,里面的数尺寒冰也跟着爆开,化作一根根冰刺扎向四面八方。

  【功法:合一枪法(精通)】

  【进度:0/1000】

  【效用:…………玄元五脏体】

  【玄元五脏:功法大成之后,淬炼出玄元五脏体】

  “得,又多一样!”

  “我真成大杂烩了。”

  “好在是终于突破了!”

  陈三石收起长枪,吐出一口热气。

  从渡河到现在,已经过去十日。

  他的伤已经养好,顺便还突破了一个境界。

  除此之外。

  折腾这么久下来,各项技艺也都得到不小的提升。

  【寻踪匿迹(小成)】

  【进度:888/1000】

  ……

  【技艺:御马(精通)】

  【进度:(309/500)】

  ……

  【技艺:统兵(精通)】

  【进度:890/1000】

  ……

  【技艺:射箭(大成)】

  【进度:(550/2000)】

  ……

  【技艺:医术.凡(精通)】

  【进度:210/1000】

  ……

  诸多技艺中,尤其是御马和统兵,基本上一直是在实操,所以提升速度非常之快,需要用的时候,不用几日就能突破。

  这场战役,也有了最终结果。

  几日前,西北三州决出胜负,草原四族全部撤退。

  云州方面。

  曹樊等人带兵前往后就顺利解围,再加上八大营后来也参入进去,毫无疑问地收复全境。

  只是掐头去尾。

  蛮族在云州境内的屠杀,进行了足足有十日!

  云州十日!

  将近百万百姓。

  尸横遍野,鬼哭狼嚎。

  这是一场惨败,彻头彻尾的惨败。

  虽然没有失去土地,但也是巨大的损失。

  光是想恢复过来,恐怕都要十年以上的光景。

  据说朝廷下令,开始从各州迁徙流民和没有土地的佃农。

  这些穷人终于能拥有自己的土地,真是讽刺。

  除此之外,蛮族方面不久之后就会卷土重来。

  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他们不能从此次云州十日中获得巨大的好处,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配合皇帝下了这么大一盘棋,他们也是牺牲掉三万兵马的。

  拿到好处,变得更加强大的情况下,蛮人会做什么?

  当然是进攻大盛!

  也就是说,不管皇帝到底在干什么,血祭是做什么用的,从结果来看。

  他都是在通敌叛国!

  这还是在仙宝没有被找到的情况下。

  否则的话,蛮族只需要养精蓄锐个十年、二十年,打造出大批量的化劲之上的中坚力量,这仗还怎么打,真就准备凭借人口优势硬换?

  说起来。

  他们血祭的东西,说不定也和仙宝有关系!

  完整的方子、能够承受异火温度的容器,再加上灯油。

  三样东西加起来,才是真正的沾上“仙”这个字。

  陈三石估计,蛮人派人攻打鄱阳,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为搜寻仙宝,只不过找不到罢了,后续肯定也不会放弃。

  这么说来。

  要是有一天,他能够杀到蛮人大都,是不是就能够凑齐一套完成的东西?

  还真有希望。

  传闻孙督师平生最大的夙愿之一,就是能够杀入草原深处,把蛮贼杀得不敢再轻易冒头,还北边百姓一个安居乐业。

  话说回来,他到现在之所以还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什么?

  八大营加上二十万西北军,兵力方面肯定足够,那么就只能是,最高战力不够!

  武圣之上,还不够?

  陈三石孤陋寡闻,对于蛮人四族,宇文、拓跋、慕容、段氏的最高战力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宇文一族是近些年巫神教扶持起来的。

  其余三家,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首节 上一节 131/1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