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太子公布道:“姬渊只有一个要求,用人言,害死宋时安。”
此话一处,全场哗然。
包括宋靖在内,所有人都看向了后面的正三品宋时安。
就像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被班主任表扬一样,他成了‘众矢之的’。
而且,这可是齐国人发的通缉令。
依旧是说,是被敌人所制裁的忠臣。
大虞有宋!
加油Song,加油Dayu。
“盛安的全部细作已然抓到,并且还供出三个大虞官员,两人正六品,一人正八品。”太子义正言辞道,“他们便是收了姬渊的金子,协助散播什么‘圣君贤臣’的人。”
人证物证聚在,百官顺势愤慨,以表拳拳爱国之心。
“这盛安竟然有此等小人。”
“真是该诛灭九族!”
“陛下圣明,殿下圣明,识破了这齐贼的阴谋诡计!”
““陛下圣明,殿下圣明。””
这早朝开始的三俩手段,便让百官集体再拜,无比佩服。
包括离国公和孙司徒在内,都看到了太子的能力。
要知道,盛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抓了这么些人,竟然一点儿风声都没有走漏。
他,有点像他爹了。
“众爱卿平身。”
太子浅笑,在众人起身后,又道:“姬渊花万金买宋时安死,就说明他怕。他,怕什么呢?”
“殿下。”叶长清站了出来,道,“姬渊所惧,唯有屯田!”
“是啊,宋大人主张屯田,且北凉宜州等地屯田皆有成效,姬渊已经慌了。”
“因此,我们应当尽快落实屯田啊。”
“臣认为。”赵毅也说道,“屯田之规模,也应当扩大,趁着北境安稳,迅速落成。”
的确是太子的人在摇旗呐喊。
但顺风团,哪有不跟的道理。
“是啊,得趁着现在完成此事。”
“姬渊刚败,且跟燕国针锋相对,我们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也更多了。”
“有道理,有道理……”
那些软骨头们,纷纷的加入进去。
孙司徒都感觉到自己身旁,身后的人在附和了。
离国公也跟孙司徒一样,面无表情,什么都不说。
大人物们的确是可以用脾气表达立场。
可别人不行。
此刻,反屯田=齐国细作。
“众爱卿所言极是。”
太子点了点头,然后决定道:“即日,徙宋时安为槐郡太守,领屯田事。左将军魏忤生,总摄戎务,督屯田诸军,所部皆听节制!”
此话一出,百官不敢有任何的惊讶反应。
除了孙司徒和离国公。
二人甚至当朝,看向了彼此。
盛安四百里外,一人掌军,一人掌粮。
他们岂不是……
想杀谁就杀谁?
第312章 上任,槐郡!
散朝后,百官离去。
而太子,则是缓缓的坐在龙椅之下的台阶上。
一只手搭在膝盖,望着群臣的身影逐渐由高向低,消失在视野之中。
“刚才他们都是些什么反应?”太子问道。
“回殿下。”一旁的喜公公说道,“虽然都有些惊讶,但多是顺从赞许。”
“那谁没有顺从赞许呢?”太子问。
“……”喜公公知道这话说出来很危险,但他连皇帝的咒梦都知道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所以稍作思忖后,开口道,“钦州勋贵都有些惊愕,徘徊不定。”
“没人顺从,对吧?”太子道。
“除了赵将军。”
“那他的父亲赵烈呢?”
“看起来有些担忧。”
“那就是不服。”
“是。”
这番对话,轻描淡写,而又犀利露骨。
将钦州勋贵们的立场,完全的展现出来了——不赞同。
当然,其余人也并非是赞同,可都将齐国细作和机密爆了出来,还杀了一拨人,到了这个份上,谁敢不给太子面子?
“钦州人,的确是太过骄纵了。”太子真的有杀意了。
支持宋时安屯田的心也不是假的。
“除了钦州勋贵之外,就只剩下孙司徒了。”喜公公小声道。
“他与那离国公二人当朝看向了彼此,全然不顾本宫就在阶上。”太子摇了摇头,有些自嘲道,“他们怕是觉得,能来就是给本宫面子了。”
“殿下,您今日在朝堂之上,仅仅只是只言片语便赏罚分明,将这群臣都镇住了。”
喜公公也没想到小魏能够直接进化到这种程度,甚至有了一些老魏的风范,所以由衷钦佩道:“后面日子还长,那些人也都老了。他们,总得为自己的后代考虑。”
这番话,的确是把太子说爽了。
“当然,本宫的刀很快的。”
太子在之前并非是愚蠢,不合格。可以说最初的时候,他就是以‘果决’而富有贤名。
哪怕他的下限不如晋王来得稳当。
但现在,姬渊都用一万金来赌国运了,他也得拼个上限!
“宋时安,你要稍微监督一些,但别过了。”
太子稍稍转过头,然后喜公公便直接的凑过去,蹲下身子,倾听来自太子的半圣之意:“现在,他想杀谁,你都要帮着杀。”
“是,殿下。”
………
“司徒大人,稍等。”
在出了皇宫之后,离国公便叫住了对方,相当的亲热。
孙司徒停下脚步,回望了对方后,笑着在原地等待:“国公,好久不见。”
“武将就是不如文臣呀,您比我长十几岁,可看起来气色要好得多。”离国公道。
“老而不死是为贼。”孙司徒说道,“我这老骨头,已经是天下人口中的尸位素餐之辈,可不就油光满面么。”
“哈哈哈,不至于,不至于。”离国公摆了摆手,说道,“孙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年轻士子多以能够攀附到孙氏为荣,何等不知尊师重道之人,才会说一位这样的老者尸位素餐。”
“宋时安先前骂我,可是让天下人大快人心呢。”孙司徒提醒道。
“士子都想拜孙氏的门,怎么会这样呢。”离国公十分好奇道,“司徒所说的天下人,莫非指的是庶民?”
两位老者相视一笑。
而后都觉幽默的回避话题,往前走了。
勋贵爷就是爷,庶民就是地里的人参,想插就插。
江南士族同样如此,有钱有权才叫真江南。
“所谓勋贵,所谓世家,那必定有存在的意义。”离国公道,“那齐国就没有传承的世家和皇族么?”
“但殿下说了,姬渊惧怕宋时安屯田变法。”孙司徒道。
“有才能的人,自然是惧怕的,哪怕不变法,想要除之而后快不也正常吗?”离国公道,“我年轻的时候,不也被齐国人万金赏头么?这,并不关乎我做了些什么。”
孙司徒只是赔笑没说话。
“先前陛下临朝时,孙司徒说了,全力主张屯田,哪怕宋时安不在。”离国公道,“而今宋时安这个屯田的发起者来了,您也是支持的么?”
这家伙故意找茬。
他明知道自己被皇帝这儿戏操作给气到了,还要说这一嘴。
“老朽,当然可以支持。”
停下脚步,孙司徒对他道。
“司徒大人还是如此刚强,雷厉风行呀。”
离国公淡笑后,将手轻轻的搭在了对方的肩上,拍了拍道:“司徒,国家都如此了,咱俩还是先合力将其安稳下来吧。”
肃然看着他放在自己肩上的手,而后一点点的将视线放在他的脸上,孙司徒道:“老朽老了,像殿下所说的,老了就该退了。”
“那老哥哥,弟比你年轻一些,就多扛一些,可否呢?”离国公放低姿态的询问道。
而孙司徒在面无表情的凝视半晌后,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那兄,定在身后全力支持于你。”
………
“你看到离国公看孙司徒的眼神了吗?那样的人,在今日太子的第一次朝会上都这样了。”
在晋王的马车上,魏翊渊十分难以置信的开口道。
“何止是他。”晋王也觉得太过于离谱了,“在槐郡有几万军跟在北凉有几万军,那可不能相提并论。在帝都的中心插了一根钉子,这太子是要做什么?他是圣人吗?”
“而且,还有粮。”魏翊渊提醒的说道,“是举天下之力屯田的粮食,用这些粮食,瞬间在司州拉出十万军队来,可是一点儿都不成问题的。”
有本女频小说里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