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等来了一个人。
一个看起来一点儿文化都没有,精壮的,看起来颇为凌厉的男人走进了书摊里,问道:“谁是东家?”
东家毕竟是老板,没有去。
摊主走了过去,问道:“客官买书?”
“吾先生让我来的。”
说着,他就从兜里掏出一本书,上面赫然写着:《西游记贰》!
听到这个,摊主当即就伸出手想要,但三狗直接收了回去:“我跟东家说。”
东家刚才就已经惊呆了,连忙过去:“吾先生呢?是来谈书的么。”
“楼上讲。”三狗道。
“好,请。”
东家不敢怠慢,便恭敬的带着他上了楼。
二楼的茶室,三狗把书递给了他。
东家连忙打开,仅仅只是看到个开头就觉得对胃了:“不愧是吾先生的手笔,就是精彩,就是扣人心弦呀。”
给他看书也是交易的一环。
毕竟宋时安若不出面,又怎么能够证明这是他写的。
现在书这么火,万一是骗子冒充呢。
三狗就这么安静的等待,按照宋时安所说的,一刻钟过去后,伸出了手。
东家正看着意犹未尽,但对方有些强硬,也只好交还给了他,并感叹道:“吾先生真是天纵奇才,这哪是常人能够想出的精妙之作,必将名垂青史啊。”
《西游记》可能没有大虞伟大。
但《西游记》这本书,肯定能够成为当今皇帝这一朝里,最伟大的成就。
历史影响力,要超过朔风之战。
“那请问,吾先生想要几成呢?”东家问道。
“吾先生已经印好了书,现在是来卖给你的。”三狗道。
果然是这样的。
“那定价如何?”东家问。
“你们要按照三十文一本卖,不许擅自改价,不然第三部就不会与你们合伙了。”三狗说。
“三十文正好,五十文都不为过呀。”东家道,“那卖给我们,多少文?”
“二十五文。”
“这,这也贵了吧……”
老实说,仍然在东家预料之中。
“你们什么都不用付出。”三狗按照宋时安的话术说道,“哪怕只赚五文,也是纯赚。”
“那可不是这样说呀,我们每年都得给陛下缴税,光在这盛安,我手底下也有那么十几人要发钱。”东家举例道,“况且,运到周边城邑,也得运费。”
“税每年都要交。”三狗道,“况且,赚五文也能赚不少。”
东家没话说了。
那倒是,这五文已经是毛利了。
什么都扣掉,也有足足三文。
“还有,第一部不是让你白赚了那么多吗?”
这么连续几句,东家也只能接受,便问道:“那要卖我几万册啊?”
“两万册,五十万钱一手交钱一手交书。”三狗道。
“哎呀!少了!”东家听到这话,有些痛心疾首的比了个四,“哪怕三十文,都能卖出四万本。”
“别担心,是印了四万本。”
对此,三狗解释道:“但,您只能卖两万本。”
“哦……”
阅文阁的老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拿自己当工具人呐。
第291章 燕王求救!
“小伯爷,四万册书已经全部售卖出去。”
在小魏的那处宅子里,三狗将所有的收益,全部都带了过去。
四万册,每册二十五文,总计一百万钱。
因为都是分销售卖给盛安城内所有有门店的书摊,所以没有零钱,足足一千两白银。
在一个匣子之内。
“扣除掉五文一本的印刷,也就是两百两银子。再扣除给印刷坊老板的意向金六十两,总共七百四十两。”宋时安稍微计算之后,对三狗说道,“七十四两分账给你和兄弟们,剩下是多少?”
“剩下就是……”没多久三狗就算了出来,“六百六十两。”
“好,你来记账。”宋时安伸出手道。
“……”三狗一怔,看着这个账本,皱起了眉头,“可以是可以,小伯爷,六百六十六怎么写?”
“很好。”宋时安点了点头,“喊一个认字的兄弟过来吧。”
“好嘞。”
三狗连忙去叫人。
没办法,宋时安要秘密的做这个生意,只能用最熟悉的,绝对信任的人。
所以这些从朔风一起归来,手上留了疤的兄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长此以往下去,还是需要一些灵光的,有商业头脑的。
得想办法把阅文收购了。
“小伯爷。”这时,一个禁军的哥们走了过来,对他说道,“基本的记账我会,字的话,认得不多。”
“就是记账方面的字都会对吧?”宋时安问。
“对的。”这哥们解释道,“先前在朔风的时候,小伯爷跟咱们说了,打仗的哪怕惨了,也能够当文官。我就想着,哪一天要真是残了,也能够替伯爷和殿下干点别的事儿。”
“不错。”宋时安就喜欢这种愿意上进的。
“小伯爷。”这时,三狗悠悠的吐槽道,“您不是说了么,不让说什么打完这一仗就回老家结婚,把老娘接过来这种么……他咋能说?”
“还犟嘴上了。”宋时安‘骂’道,“那能一样吗?”
所谓Flag,那就是永远到达不了的美好。
而越是悲观主义战士,越是能赢。
“小伯爷,我有一点不理解。”负责管账本的会计问道,“四万册卖给阅文阁,也是一千两,而且他也能够卖完。为什么要分别的卖给那么多书店东家呢?这不是更麻烦吗。”
“好问题。”见他思考了,宋时安很欣慰,说道,“我们的书,在哪都能卖出去。但以后若是全包给阅文阁,就像是绑定了一样,省事是省事,但日后对他们的依赖越重,他的话语权就越高了。”
“原来如此。”会计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还有,分出去那么多家,咱们还有定价权。”宋时安道,“若是包给他了,那就不同了。”
他三十文能卖出去,三十五文也能卖出去,他肯定想赚得更多。
让阅文阁赚点辛苦钱渠道费就够了。
“虽说这六七百两也挺多的,但总感觉对于小伯爷而言,也就那个什么水,一杯。”三狗琢磨道。
“杯水车薪。”
“啊对,就是这。”三狗连连点头。
六七百两,也就折合六七十金。
第一本已经免费送了,哪怕总共十册,扣除掉一些成本,最后全部卖完,大概就净利润六百金左右。
当然,这无论对于谁都是一笔丰厚的巨款。
可宋时安可是当获得陛下的四千金,就为赚这六七百金,费这么大的劲,值得吗?
“你说的很对,这点银子确实是不算啥。”宋时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我们已经把这本书,卖给了所有愿意花钱的人,但你没有算,还有某些人,愿意花更多的钱。”
“小伯爷说的是闵老板那种愿意出钱打赏的吗?”
“我缺他这三瓜俩枣么。”宋时安道,“但的确,穷人的钱已经赚完了,赚的就是有钱人了。而盛安,聚集了天下的有钱人。”
王朝中后期都会出现一个现象——藏富于有钱人。
北京城破时,李自成抄家抄出了六千万两银子,而当时崇祯想拿出十几万两银子都要到处去借。
跟燕国通商也是一个道理。
谁家老百姓能用上白虎啊?
白虎皮还不是给那些达官贵人的。
赚的,就是有钱人的钱。
“不赚穷人的钱,那怎么赚?”会计十分好奇道。
“你们,在盛安找几个画师。”宋时安要求道,“那种没进宫廷的,民间的,画技好的。这个所谓画技呢,不是指画的像,就是路子野一点……”
“小伯爷,画门神的那种可以吗?”会计问道。
“哎,可以!”
宋时安抬起手指,当即决定:“找到就跟他们说,吾承恩养他们一辈子!”
………
“这神猴真是了不得呀。”
“第二本看了没?三藏把他给救了出来。”
“感觉看得不是很舒服啊,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怎么能够被一个和尚给用紧箍咒给降服呢。”
“那可是如来给的观世音菩萨,然后菩萨给三藏的呀。”
“如来还是厉害啊……”
喜公公见到陈宝敬事房前,几个太监蹲在角落,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便充满反感的喊道:“你们,过来。”
见到喜公公,他们连忙的起身,走了过去,一点儿也不敢怠慢。
他们的确是陈宝的人,可陈公公最近被陛下派去扫陵墓,他们的主心骨一下也没了。
虽然皇帝没有惩罚,可哪个大太监干得好好的,会去守陵墓,给死人为伴呢?
那就跟妃子打进冷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