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303节

  而这些东西,是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只要官方不给出有说服力的‘辟谣’,那么就是心虚。

  “好方略,我想稍作补充。”姬渊道,“继续造势,就说燕虞联盟并不对等,既已签订盟约,就应当归还质子。”

  “陛下英明。”

  众人异口同声道。

  这就是反复说的,撒谎的玄机。

  康义在凉州是事实。

  康逊没有公开迎回兄长也是事实。

  哪怕有些洗白说‘康逊私下在努力’,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黑:两国都结盟了,燕王也发话了,但还卡着我们的王子,这大虞完全没有尊重我们。

  总之,就是挑拨离间。

  姬弘道:“如此这般,康逊必须公开迎回兄长。伪虞若不答应,则两国有了间隙。这时,我们趁机攻打燕国。伪虞若答应,则他们失去了制衡燕国的手段。”

  “且燕国局势动摇,也可趁机出兵。”姬渊道。

  无论如何,燕国都得挨齐国一巴掌。

  这样,才能够打怕。

  就像是战国时,秦国伐赵之前,都会顺带把韩国打一顿。

  打你不是真的要打死你,只是希望干正事的时候你别闹。

  反正齐国的国策在姬渊时代是不可能改变的——南征,南征,还是南征!

  “报——从燕国来的八百里加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报。

  听到这个,众人都紧张起来。

  “传。”包括姬渊,心情也十分的忐忑。

  毕竟他对虞燕之间的盟约到底是什么,一无所知。

  就这样,那名骑兵进到大殿之上后,单膝下跪,双手握拳禀报道:“伪虞伪帝拒绝了燕国拜宋时安入相的请求,两国随后签订盟约,北地王殿下也被康逊…逼出襄城!”

  “混账康逊!”姬弘少见的恼了,“真是背信弃义,言而无信的小人。此等畜生,必定会死于我大齐刀兵!”

  “明明陈大人都与他达成口头盟约,竟然能出尔反尔。如此这般,左右逢源,真当我们不敢打他们了是吧?”

  “无耻,小人!”

  因为这一份羞辱,都在骂。

  不过刚才也说了,打燕国得从长计议,不可轻动。

  但没想到竟然是这样虞国大圆满的结局,真是棘手。

  “这宋时安,又立了一大功劳啊。”姬渊笑了,“而且,这魏烨还是铁了心的要用他。这天下,怕是永无安宁了。”

  “是啊。”陈行也说道,“从带兵出使便可见其魄力,但屯田等国策,也绝对会心狠手辣。”

  天下,不是孤立的。

  战国时,除了楚国以外,各个国家都用变法获得了实质性的提升。

  但这玩意,是有先后的。

  先变法成功,自然先强大。

  况且,齐国没有宋时安这一号六亲不认的人物。

  那能怎么办?

  只能打。

  频繁的发动战争,破坏虞国寻求富强的变法。

  “陛下,还有一事。”士兵道。

  “说。”姬渊道。

  接着,他抬起头,都有些被感动的开口道:“康逊要驱逐北地王殿下出国,殿下拒绝离开,并且在燕王宫外对康逊诅咒怒骂,说他背信弃义,毫无礼节,是不折不扣的无耻小人,并且宁死不从,绝不离去,最后还是那燕国士兵将殿下捆绑束缚……强迫的押上了马车。”

  这番话说完,每个人都感动得泪目。

  “殿下的拳拳爱国之心,着实让人敬佩。”

  “一位如此年轻的皇子,竟敢在异国他乡,辱骂燕王,何等的勇敢。”

  “这,真是大气魄啊。”

  “臣,由衷惭愧。”将他送到燕国的陈行,也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羞愧。

  出使输了,但姬晖没输。

  君子论迹不论心。

  姬渊不想去额外揣测。

  先前他答应了儿子,只要去出使,到时候就立他为太子。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且没有给大齐蒙羞。

  闭上眼睛,浅浅呼吸后,姬渊睁开眼,道:“即刻,立北地王姬晖为大齐太子。”

  ………

  黄通手上提领着一个麻袋,里面是姬晖的头。

  在刺杀完毕后,便朝着三国交界的地方而去。

  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一些人,甚至还有军队,可他们是骑兵,身着燕甲,基本上没有遭遇任何麻烦。

  毕竟谁也不认识他们。

  就这么,还算是比较容易的到了边境。

  按照着地图,相当谨慎的越过一片荒原,进入到了一个只有单马能通行的小道。

  非常有纪律性的,分为前中后三军行进。

  “都统,按照这地图给的地方,出去后离北凉很近呐。”一名士兵有些警惕的问道。

  “所以呢?”黄通说。

  “北凉有一半是姬渊的,还有一半是大虞的。”那人相当担忧的说道,“我们可是杀了姬渊的儿子,离齐国这么近,不危险吗?”

  “那我们应当去哪?”黄通问。

  “东凉的蓟郡新城,那里要远得多吧。”

  “哼,离得远就不会死了吗?”

  黄通哼了一声。

  不过,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前面有人,竖着宋字旗!”

  这时,前方的骑兵大声禀报道。

  黄通,更加紧张了。

  “所有人全部停下,准备好弓箭!”黄通道,“跟前面的人说,只准来一个说得上话的,其余人不要过来!”

  说着,他自己也把背上的弓拿了下来。

  等了一会儿后,一个相当魁梧的将军模样的人来了,走到了黄通的马下,拿出了他的鱼凫,甩给了他:“荡北将军,朱青。”

  “……”黄通确认后,看向这位大人物。接着,把那颗头颅甩给了他,“姬晖的脑袋,里面有证明的印章。”

  朱青有些紧张的打开看了眼,而后又抬起头,笑着说道:“等宋使君确认后,剩下的一千五百金就给你。”

  “他什么时候来确认?”黄通问。

  “出关之后就会给我命令。”

  朱青保持礼貌,平和问道:“那黄都统,你想去哪?”

  “我要活!”

  他瞪着朱青,十分严肃道:“宋时安说过,让我活。”

第260章 回到忠实的大虞

  左子良回到盛安没有多久,便再次前往燕国,并且与盛安派出的蓟郡新太守一起。因为不仅是锦衣卫,还有一些京派官员,所以赶路没办法那般拼命,日夜星程足足十日后,才抵达新城。

  左子良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哪怕自己交代了锦衣卫,每一金都要核算,但毕竟国库之重皆在于宋时安一身,关系到了他自己的性命,因此在到了新城没多久,便准备再一次入关。

  然而这时,燕国的消息传来了。

  来自于沧辽关外的骑兵探子。

  在郡守府中,太守位于主位,左右是钟将军及郡丞,正在商讨政事。

  “禀太守和诸位大人,燕国情报!”骑兵高声道。

  “燕国情报?”郑乾愣了一下,毕竟他也是刚到这里,于是对一旁的郡丞问道,“左大人呢?他还没出发吧?”

  “府君,左爷准备下午启程,现在应当还在驿馆……”

  “来人,快去请左大人过来,就说有燕国的情报。”

  郑乾很懂一个道理,新官不理旧账。

  他虽然成为了一方封疆府君,但毕竟皇帝交于他的任务是过来顶替被刺杀太守的位置,安抚百姓,以及在皇帝调度下执行修路任务。

  三个月把通往燕国的新路修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功劳。当然,要是没做成,那他的政治生命可以说到此结束。

  要是搞得一塌糊涂,那结束的就不止政治生命了。

  所以,别的事情他可不管。

  “是。”一名属官前去摇人。

  接着,郑乾又摆了摆手,对禀报的骑兵说道:“你先待在门外,等到左大人来了,你再进来说。”

  仅仅是这样一个甩锅的小动作,便让钟将军和郡丞看出了盛安官僚的专业。

  “是。”士兵出去。

  过了一会儿后,左子良来了。

  三人亲自相迎。

  “燕国来了情报,我担心事关重大,所以还没让他禀报,请左大人来定夺。”郑乾伸出手,相当恭敬的说道,“您请上座。”

  “府君,你乃蓟郡之尊长,您请上座。”

  左子良坚持让对方坐回了自己的位上。

  另外两人,也坐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03/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