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157节

  “什么意思?”宋时安问。

  “比如一些需要的书籍,或者纸墨笔砚?”

  这个事情,不是一个狱卒能够办好的。

  朱阿芒上头有个(小)刘大人,是他让自己问的。

  刘大人,想必也有想要讨好的人。

  “要这做什么?”

  “不用看看书吗?”

  哪怕是个狱卒也知道,科考需要文辞华美,要引经据典,要立意深刻。

  荒废了学习这么久,肯定要捡起来啊。

  “不用。”

  然而,宋时安直接拒绝,松弛的靠着墙,手里拿着馍,随意道:“大虞才共一石,老子高八斗。”

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

  晋王当面,上呈了国子监大学士的题目方案。

  皇帝平和的看着。

  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个题目,是众位大学士推崇的吗?”皇帝询问。

  “是儿臣在诸多题目中择取后,与各位大学士商榷,觉得此题,能激起大虞士子的爱国情怀,于天下读书人,也是一种砥砺。”晋王回答道。

  “大虞丢了块山河,所以咏叹山河。”皇帝点了点头,“你干得不错。”

  “谢父皇夸奖,儿臣德薄功微,全仗各大学士的指教。”晋王谦虚道。

  同时,那稍有紧张的心也安定了一些。

  是父亲没看出来,还是自己和各位大学士做的够自然?

  不可能是前者,后者也没道理。

  “咏叹河川不错,限定为赤水河,有些狭隘了,各位学子来自的地方,必然都有一条哺育他的大河。况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见过赤水河,这对没见过赤水的学子,不太公平。”皇帝分析后道,“那就按照提案之一,但凡以大虞的河为旨,就是扣题。”

  大学士给了两个方案,咏赤水河,或者所有河。

  皇帝择取了后面一条。

  原本只考赤水,对于宋时安还有点‘偏袒’,毕竟他刚从那边回来。

  当然,大学士们都做过背调,孙谦早就去过赤水河,并且还留有诗篇。

  绝对不可能给他挖坑的。

  这下子,所有河都行,那宋时安又要被削一番了。

  但无论怎么说,只要是这个题目,就一定是炫耀文笔才华,就是给孙谦定制的辞赋第一。

  要论深度,论思想,谁能比得过《劝学》?

  可以‘河’为题,是很难开辟新的思想深度的,无非是家国,无非是乡土,以及马屁文学,一切战术转歌颂君主。

  这毫无疑问的,比文采。

  而文采,京都学子,乃至天下学子中,孙谦便是绝佳。

  哪怕真的有比他强的,你家里几个三公?

  “遵命。”晋王道。

  “至于这策论的题目,还可以。”皇帝在点评过后,让陈宝将一本奏折夹子,递到了他手中,并说道,“但今年的策论,就按照这个来吧,你去与国子监的大人们商量一下。”

  “父皇定下的,就是最好的策论考题。”晋王道。

  “那你看一下呢。”皇帝说。

  “是。”

  晋王打开册子,在看到题目后,明显的一怔。

  竟然是这个题目……

  父皇,你到底在想什么?

  “子裕,宋时安此次科考,是在狱中,颇为特殊。你又主科考,或可抽空前去,稍作慰问。”皇帝随和的说道。

  晋王顿了一下,有些为难道:“回陛下,值此特殊时刻,儿臣要不要避嫌一下?”

  “没有什么嫌的。”皇帝道,“你若有空,就去一下,若主持科考工作太忙,那就算了。”

  “遵命,父皇。”

  “好,你去吧。”

  “儿臣,告退。”

  一拜后,晋王离开了殿里。

  在彻底远去后,皇帝问一旁的陈宝:“你说,朕的这位儿子,会去见宋时安吗?”

  这是皇帝主动的提点。

  宋时安要出狱了,你过去收复一下人心,赚点他的好感。

  虽然不能让他成为晋王党,至少关系不会太僵。

  “陛下,奴婢猜不到,科考在即,晋王殿下如若有真的余力,应当会……”

  “他不会去。”

  皇帝想也不想,直接判断道。

  陈宝没话说了。

  如果是下了命令,晋王必须得去。

  如果是给他这样一个选择,那他还真的不能去。

  政治,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三心二意。

  只会让追随者,没有安全感。

  “你觉得这科考题目如何?”皇帝又问,“辞赋的。”

  陈宝在斟酌后,如实的说道:“那些大学士们,恐怕是想让孙谦赢。”

  这次的科考,早就超出考试本身了。

  宋时安和孙谦,只要文章质量够,那就是稳妥的状元候选人。

  谁成为状元,谁是榜眼,现实意义其实根本不大。

  都是进士前几,都是前途无量,官能做得多大,还得看后续如何。

  但象征意义,太强了。

  因为党争存在,这个新生代的文坛领袖,就成了政治博弈的又一战场。

  皇帝是要用宋时安,为什么不直接就给宋时安内定个状元呢?

  以往那还真的行。

  可现在,这一次区区的会试考试,被彻底放大,让全天下的人去见证。

  两个人的文章,整个大虞都在看。

  就好比一场拳击比赛,其中一人挨了无数拳,都快被打死了,最后裁判还硬着头皮把那人的手臂一举:你是冠军。

  这他妈是88年南朝鲜奥运会。

  当皇帝,还是要脸的。

  “那晋王。”睥睨的看着陈宝,皇帝冷若寒霜道,“为何要这样出题?”

  “……”陈宝低下了头,战战兢兢道,“殿下他可能是被架着…没办法了。”

  “这次是没办法,先前朕亲定了解元,他为何不选择宋时安?”皇帝问。

  “先前……”陈宝有了预感,头低得更低,“先前晋王可能是…害怕有拉拢朝臣的嫌疑,不敢做错。”

  “可他,去拉拢孙谦了。”

  平静的说完这番话后,皇帝转回头,看向了前方。

  而后,突然攥紧拳头,盛怒道:“他!就是要跟他老子对着干!”

  ………

  司徒府,书房。

  孙谦和孙司徒对着案,讨论科考。

  这时,孙恒走了进来。

  “坐。”孙琰道。

  虽然孙家以后的未来必然在孙谦身上,但毕竟孙恒是嫡长大哥,也不能够让他像是外人一样的站着汇报。

  “爹。”孙恒坐到了孙司徒旁,有些邀功的说道,“我特意让属下盯着,不准许给宋时安的牢里送书。”

  “就算他刻苦复习,我也能考过他。”孙谦对此相当的不屑。

  孙恒不悦的瞥了他一眼。

  别吹牛逼了弟弟,这么牛怎么举人考试两门第二呢?

  “不要这样说。”孙琰压了压手,带着一些教训的说道,“这次科考,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是这天下世家,与鹰犬爪牙的战争。”

  “是,父亲。”孙谦接受批评。

  “一次科考而已,不算大事,赢了不代表屯田就要失败,输了也不代表他宋时安就呼风唤雨。”孙琰解释道,“这关乎到的,是气势,是给身后人看的信心。”

  “这代表着,谁是天下年轻士子领袖。”孙谦比任何人都看重。

  先前,中平王说自己是司州士子领袖。

  但不是解元,何以成为领袖?

  就算是那一届的解元,也未必就能当司州所有士子领袖。

  更何况,只是他中平王认证的,毫无法理依据。

  这一次,必须赢。

  “那要不要,想办法给宋时安干涉一下,比如晚上不让他能睡的安稳?”孙恒问。

  “怎的,你要往牢里放蛇啊?”

  孙琰反问。

  “儿,儿不是这个意思。”

首节 上一节 157/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