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88节

  似要与向宠那部骑士汇合。

  在曹洪看来,对方这个选择并不明智。

  因为面对已经冲锋起来的敌军骑士,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迎面撞上去。

  而非将后背暴露给敌人。

  否则后退很容易变成溃退。

  就算句扶再让他震惊一次,展现出超常的统帅能力,成功带领部下逃出生天而不溃散。

  但因为时机的问题,他这部人马也就无法参与即将到来的关键对决。

  这将会削弱汉军在骑兵数量上的些许优势。

  所以曹洪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向着这部胆敢背对着自己的汉军骑兵,发起了突击。

  王凌紧跟而上。

  此时两部汇合起来的魏军骑兵,减除一些战损,也足有四千骑上下的规模。

  哪怕甬道南边已经被拉扯出一道两里宽的“缝隙”,也依然略嫌拥挤。

  毕竟骑兵作战是不需要也不能够组成密集大阵的。

  对战场空间的要求远远大于步兵。

  不过曹洪已经顾不得太多。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根本不可能苛求完美的条件。

  逮到一丝胜机,就该死死抓住。

  比如眼下。

  将将跑了半里地后,魏骑就衔尾追上了汉骑,并迅速造成了杀伤。

  好些跑得慢的汉军骑士干脆往两侧跑开以保命。

  然后又被紧随而来的魏军骑士射马,或者驱赶。

  永久或暂时失去了在战场上驰骋的资格。

  “打出旗号,让句孝兴脱战之后,原地休整待命。”

  将台上,麋威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

  然后迅速得到了执行。

  诸葛乔等旗号打出之后,才开声提醒:

  “若句孝兴不折返,那我军骑兵数量将略少于魏军。”

  “知道。”麋威点点头,没有多余解释。

  而诸葛乔也只是尽责提醒而已。

  点到即止。

  将台上很快又恢复了沉默。

  不久,曹洪的将旗就出现在了汉军将台的正南方。

  这时候,甬道南侧,除了已经彻底远离的两军步兵大阵之外。

  就只剩下数量庞大的魏军骑兵集群,以及向宠这一部相对单薄的骑兵。

  至于尚未出战的剩余三千余汉骑,则悉数云集在麋威将台的南边,甬道的北边。

  因为甬道工事的阻隔。

  所以哪怕与魏军骑士相隔不远,却依然像是站在战场之外看戏一般。

  看着友军或是溃败,或是被绞杀殆尽。

  这是曹洪不大能理解的一点。

  却不妨碍他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现在,除非奇迹降临。

  否则哪怕关羽张飞亲自来接替指挥,也不可能夺走他即将到手的胜利。

  然后,汉军就敲响了骑兵出击的鼓点。

  在早已万马奔腾如雷的沙场上。

  这一点新增的鼓动,多少显得单薄。

  然而因为鼓声是来自汉军将台的方向。

  加之那位身披甲胄的大汉卫将军亲自擂鼓。

  所以依然引起了不少双方骑士的关注。

  汉军骑士自是士气振奋,按照预定的方略策马加速,直冲甬道南边的敌骑。

  而魏军骑士则表情各异,倒没有因为敌骑自侧翼而来而产生慌乱的情绪。

  早已杀兴上头的曹洪更是当场迎风酣畅大笑起来。

  因为他既然敢于将侧翼暴露在敌人骑马的矛头前,自然是有所依仗的。

  那就是汉军用来阻遏魏骑的那条甬道工事。

  那条干沟渠有多么坑马,他的部将牛金早已试探清楚。

  此时汉军骑兵若要发起冲锋,必须要先跨越甬道,方能开始提速。

  可随着他的人马涌入甬道南边的“缝隙”,此地哪还有足够的空间给汉骑跑马?

  强行跨越障碍进入战场,要么被高速奔驰的魏骑猎杀。

  要么就卷入混战的态势,失去突击的意义。

  其实曹洪本以为麋威会选择从甬道两侧已经填平的区域出击。

  那样战马可以在到达甬道前就完成必要的提速。

  如果麋威以这种方式出击,曹洪应对起来会麻烦一点。

  但也只是一点。

  因为这一战,到底是他的骑兵最先完成提速。

  并且中间这一段甬道,依旧是他侧翼(北面)最好的掩护。

  在他亲自将骑兵引领到甬道南面的这条“缝隙”的时候。

  汉军骑士不管以何种姿态出击,都注定要慢上一步。

  一步慢,步步慢。

  这场战争的胜负,由此而决。

  就在曹洪畅笑之间。

  那三千多汉军骑士已经抵达甬道的北侧。

  速度明显一慢。

  但,也只是稍稍一慢而已。

  预想之中,战马因为落坑又翻障的严重失速,并没有发生。

  相反,汉军其实只是稍稍顿挫,便如爬坡一般自沟下迅速翻上来,然后轻松跃下三尺高的土墙,再于平地上继续加速奔袭而来。

  速度并没有下降到无法直接参与战斗的程度!

  这一幕,当场把笑容从曹洪的脸上抹走。

  麋威怎么做到的?

  提前把这个干沟给填平了?

  肯定的。

  问题是怎么填?

  引水入渠,然后天冷结冰?

  这一点,曹洪还真有考虑过。

  他不至于疏忽大意到连最基本的战场侦查都忘了。

  早在牛金、王凌二将两翼齐出之前,他就已经派遣哨骑去上下游的河、渠查看。

  获悉汉军依旧以土偃堵塞水口,没有重新引水入渠。

  否则今日这一战,将可能是另一种打法。

  所以,不是水,那是什么呢?

  曹洪突然想起上一战,牛金传回来的一处情报细节。

  当时牛金跨越甬道南侧的三尺墙,继而坠马于干沟之内的时候。

  曾看到另一侧甬道墙,堆砌得十分敷衍。

  只有一些松松垮垮的沙袋、木石。

  那些东西,远没有夯土墙扎实,很容易就被步兵所摧毁。

  只能临时用于阻挡一下骑兵冲锋。

  跟鹿角、拒马是一个性质。

  后来曹洪的步兵曾一度有所摧毁,又被对方连夜迅速修复,更证明了这一点。

  易拆也易修嘛。

  所以,麋威就是用那些东西,迅速填平了干沟的?!

第352章 扬长

  思来想去,曹洪只能想到这一种可能性。

  一时惊怒交加。

  却不是惊于麋威这个脑洞。

  说实话,他这一辈子打过那么多的仗,什么样脑洞清奇的操作没见过?

  这不就是攻城填壕的那一套嘛!

  只不过今日不是攻城,而是骑兵出战。

  曹洪真正惊讶的是。

  如果麋威早就盘算了这一招。

  那方才为什么不让句扶直接往南撤退然后上前接应呢?

首节 上一节 388/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