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49节

  不先把这群捣乱的调走,左翼的步兵根本调度不回来。

  可是。

  连统帅徐庶都约束不住的骄兵,自己还能找谁去调?

  总不能直接跟友军火并吧!

  关键徐庶自己也在里面!

  而这位徐司隶在军事上再怎么一塌糊涂,也不妨碍对方在庙堂上能给予自己极大的帮助!

  一码归一码!

  杀不得的!

  一时间,司马懿竟如他的左翼兵马一样,陷入了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但军情如火,容不得他纠结。

  既然步兵来不及去救援,那就先把骑兵抽调去由翼吧。

  骑兵不需要保持密集阵型。

  那一点土沟更是拦不住马蹄。

  很快,左翼便有千余魏军骑士陆陆续续跨过盐水所在的沟壑,加入了另一边的战场。

  当中甚至还有徐庶的人马

  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认为徐庶算是不负自己了。

  然而就在司马懿以为能稍稍缓一口气之际。

  战局再度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涑水北岸,低矮的丘陵之后,突然烟尘滚滚。

  不过片刻,一部约莫两千人的汉军骑士,自丘陵南端绕行而至,加入了关平对胡遵的攻势。

  那领头的骑将,打着一面“陈”字将旗。

第314章 上下同欲者胜

  司马懿是知道汉军中有陈到这号人的。

  当年刘备麾下猛将,论威望,关、张、马、黄、魏,赵,稳占前六。

  入蜀之后,吴懿、霍峻、黄权这些后来者也有不俗的表现。

  但在这些人成名之前,其实有一人名亚赵云,隐隐有第七将的地位。

  这个人就是早在豫州时期就追随了刘备的陈到。

  跟赵云一样,陈到常年充当刘备的中军护军,很少在外独立领兵。

  但这不代表陈到就没有统兵的能力。

  实际上,刘备生前,一度将白毦兵交由陈到统领。

  麋威当年南征南中,就曾从陈到手里领到一曲白毦作为压阵的部曲。

  司马懿虽然不知晓蜀中的细节。

  但在过去半年的对峙中,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位猛将,以一己之力,替赵云看住身后汾水眼线的城池。

  确保赵云后勤无忧,能在冠爵津一线死死顶住并州魏军和鲜卑人南下。

  继而又确保了诸葛亮张飞在河东战场维持攻势。

  而眼下,这位突然南下。

  想必不是赵云那边出了什么意外。

  而是因为诸葛亮将河东胜负赌在了今日。

  所以除了必要堵塞孔道的人马。

  把陈到也给调了回来。

  而随着陈到的加入。

  原本在涑水北岸大致均力敌的汉魏骑兵,瞬间就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

  胡遵虽然拼死力战,但面对两倍优势的敌骑,不免捉襟见肘。

  更别说陈到乃是老将,论统兵能力,犹胜于年轻的关兴。

  胡遵如何能敌?

  骑兵的战斗不像步兵那般慢慢布阵,慢慢推搡。

  若非可以周旋游弋,直接迎面对冲,胜负只在顷刻之间。

  于是一冲之后。

  没有悬念。

  胡遵所部败下阵来,只有半数人得以逃脱。

  将旗更是倾倒在烟尘之内。

  因为隔得远,司马懿甚至看不清胡遵本人是否存活。

  只能默默祈愿他能顺利退至闻喜,被吴质给接应上。

  而一想到吴质,司马懿就再度感到气闷。

  这不能说吴质对不起自己。

  毕竟主要的军事命令,他都执行到位了。

  那一点耍滑头,也早在预计之内。

  可是。

  如果。

  假设。

  他不那么耍滑头。

  不那么私心大于公心。

  不那么对自己心存疑虑。

  而是跟诸葛亮……这个算了……跟那陈到一样,不辞劳苦南下,一来就马上参战。

  但凡吴质有这份公心,早早跟胡遵合兵压制关平。

  那此刻便是陈到不期而至。

  胡遵也不至于败得这般干脆利落吧?!

  他吴质怎就不能牺牲一下,奉献一下呢?

  然而世事没有如果。

  随着北岸战局突然明朗。

  南岸距离最近的魏军右翼,汉军左翼,以及张飞部汉军,都有了反应。

  于魏军而言,自然是在张飞之外,又多了一支将要加入战场的敌军。

  于汉军而言,自然是已经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对魏军的优势。

  那此时不乘胜追击,还待何时?

  反攻的鼓点是由车骑将军长史蒋琬率先敲响的。

  张飞战到此处,再无丝毫留力,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魏军一员将领。

  只一合,便将之斩于马下。

  身后部曲本就深知张飞乃当世万人敌之一。

  将越勇,兵越勇。

  于是已经松动的魏军右翼,终于不堪重负,出现了溃逃的迹象。

  虽有左翼来的骑士试图兜住溃兵。

  却怎奈张飞过于神勇。

  这边刚刚兜住一些溃兵,那边张飞就制造了更多的溃逃。

  随着时间推移。

  这一翼魏军陷入了整体混乱的态势。

  骑兵们发现自己陷入乱兵之中,难以集结成型,不得不先求拔出。

  已经顾不上什么溃兵不溃兵。

  又过半个时辰,太阳已近西山。

  北岸三千余存活的汉骑清理完残敌之后,没有停下收缴战利品,反而第一时间渡河增援。

  而随着这批增援到来,继而义无反顾地发起又一轮冲击。

  魏军的右翼终于彻底崩溃。

  一如早前的汉军右翼。

  而这时候,魏军的左翼方才堪堪摆脱了捣乱的河南兵,后撤到没有沟壑阻隔的平地上。

  但这时候,面对士气如虹,且有了数量优势的汉军,这支激战了大半日的魏军,还能如何应对呢?

  指望约束不住部众的徐庶?

  指望早早躲去闻喜的吴质?

  指望安逸作壁上观的任嘏?

  还是指望远在河南正跟自己闹别扭的张郃?

  不可能了。

  司马懿深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重重吐出。

  今日一战。

  非智量不及。

  非兵力不如。

  非兵甲不良。

  非军粮不足。

  之所以功败垂成。

首节 上一节 349/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