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14节

  宇文虚中等人,素来知道他的秉性,纷纷上前宽慰。

  ----

  宥州,节帅府。

  从幽静的园林走出,来到外宅,气象为之一变。

  平坦宽阔的砖地、一排排的旌旗,充满了威严。

  陈绍在门楼内,见几个文武从衙署里走出来,正弯腰避让在道旁。

  汴梁的事,即将见分晓,在这个时候他不能无动于衷。

  他得弄出点动静来,彰显自己的作用,并威慑对自己有想法的各方势力。

  所以陈绍选择撩拨一下西夏。

  顺便试探试探他们的实力,因为早晚是要打的。

  童贯的伐辽大军,北上的那一刻,就是陈绍与西夏彻底开战的时候。

  而且最好是抢在他溃败之前,就将西夏拿下!

  历史上,童贯崩了之后,又花钱买了燕地几个大城,坚持了几年时间,宋金才彻底决裂开打的。

  陈绍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兵,这些宿卫在自己府邸外的人马,称的上雄武二字。

  中军大旗上写的是四个字:伐罪灭夏

  秋高马肥,正是厮杀的时候,宥州大军照部署开拔。

  城内的十字交叉大道边、城门附近,聚集了无数的百姓,人山人海的。

  陈绍怀疑全城的百姓、都出来送行了。此战关系到这些的生死安定,人们对胜负无不翘首以盼。

  这还真不是乱说。

  西夏和大宋打了这么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宋人占据过的城池,西夏人夺回来之后就要屠城。

  以此来威慑横山附近的百姓不要投降。

  前面大宋打下来的城池不多,这个办法是有用处的。

  如今陈绍一口气拿下了如此多的地盘,以前那个屠城的习惯,反倒起了反作用。

  大家都怕被屠,只能铁了心跟陈绍到底。

  大路上铁甲如洪流,旌旗如云,阵仗非常之大。

  其实人数只有五千多,还有很多的文官也跟着陈绍,毕竟是他出征,不是一般的大将。

  别管定难军的仗是谁指挥的,大家吃的是陈绍给的粮食。

  西北的军汉很务实。

  说太多虚的没用,得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服你。

  当初李元昊叛宋,也是一样,封官许愿,大肆笼络,事成之后杀了不少人...很大原因就是以前许的太多了,真做了皇帝又不想给了。

  宥州的战马、骡马、车辆都不缺,道路又平坦,打仗时候运输的压力不大。

  盐州和宥州之间,因为以前的盐铁交易,道路平整宽阔,多年走下来车辙印很深,这些车辙印就像是铁路轨道,顺着走就行。

  许多部落的蕃兵,也跟着一起出战,但是如今大家都穿着统一的袍服,从外面上看不出汉兵和蕃兵的区别来。

  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

  但是没有挥泪告别的场景,大多是正常地告别,在这个地方,打仗是常态,和平才是短暂的。

  骑在马背上,陈绍看着草原上的风景,觉得这地方真的很难辨别方位。

  走了整整一天,景色基本都是一样的。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他收到了汴梁传来的消息。

  何灌在禁军大营中被捕,没有什么反抗,尤其是看到皇帝的圣旨,说他造反的时候。

  何灌心已经死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是皇帝的意思,他甘愿引颈就戮。

  郭仲荀等人反水,禁军内部很多将领也都被事先说动,没有站在他们那边。

  禁军本来就不行,零星的抵抗,更是完全没有效果。

  童贯、王禀被大肆封赏,蔡京复相....

  京营禁军正式裁撤,清点之后发现人数都不到二十万。

  朝廷抄没了禁军世家的无数家产,胜过整个天下财计收入的三倍,各种隐形资产更是无从胜数。

  国库之丰盈,也达到了有宋以来之最!

  朝廷重新从民间募兵,一改祖制,不再从灾民、流民中征兵,而是从良家子弟里选拔。

  为此特意拨了三百万贯,雄心勃勃地要练出一支强兵来。

  陈绍看着这份情报,用马鞭挠了挠头,觉得有些唏嘘。

  这就是只知道捞钱的下场,把自己养的肥肥胖胖的,还不发展武力,到头来只能是成为盘中餐。

  赵佶这人的命,真是又香又臭...

  想到何灌,这个和自己一起平定方腊的武将,说他谋反陈绍第一个不信。

  他对赵佶其实特别忠心,也很感恩,因为他出身不高,是赵佶大力提拔起来的。

  但是没办法,他没有看清君王真正的心意,以为他们所说的禁军的问题真的是战斗力低下。

  他觉得自己来改革禁军,让都门禁军有了战斗力,就能让皇帝回心转意。

  只能说看不清局势,实在是太可怕了。

  收起情报之后,陈绍看了一眼前方,宥州和盐州相隔不是很远,先锋半天就能到。

  不过陈绍估计会晚上才能到达。

  宥州的动静,估计西夏那边早就收到了,如今他们的情形,陈绍也很清楚。

  定难军中,有许多党项人,逃到那边去充当细作毫无压力。

  甚至有些部落,暗中已经和陈绍这边联络,就等着他们打过去之后投降了。

  陈绍一直疑心,自己这边也有这种部落,但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来揪出这些人来。

  等到傍晚,到了盐州城下,陈绍没有选择进城。

  人家童贯早些年,都是顶在最前线的,老了之后才在后方指挥。

  自己十八九岁,哪有资格躲在城里遥控指挥大军。

  越过盐州,来到盐池附近,耳听得一片嘈杂,许多敌兵俘虏在那里哭喊嚷嚷,周围的定难军将士拿着兵器在那里比划叫骂着。

  “拜见节帅!”吴阶翻身下马,抱拳执军礼道。

  陈绍在马上抱拳回礼,用马鞭指着前面乱糟糟的情形,“怎么回事?”

  吴阶道:“这是本地部落的回鹘人,前番出卖我们,致使一个斥候队被杀,今日暗哨截获了他们的书信,正要在此地砍了他们全族的脑袋、祭慰将士。”

  陈绍舒了口气,果然是有人暗中和西夏通款曲,其实这未必就是对西夏多忠心,可能纯属是不看好自己。

  自己和西夏,势必是一场血战,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谁输谁死,就这么简单。

  西夏人那一套恐怖统治,确实有点用处,杀得很多部落不敢彻底背叛他们。

  “多少人?”

  “老弱加起来八百多户。”

  他只说了老弱,没有加妇孺,陈绍知道原因...

  小孩子和妇人大多卖到中原了,是不舍的杀的。西北打了这么多年仗,有的是人牙子,专门接收西军带回去的俘虏。

  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其实西军的军纪真的很差,定难军如今的地盘上,很多部落对宋人依然有敌意,就是他们滥杀、劫掠导致的。

  有时候,城中的人明明都已经投降大宋了,西军进来之后还是要抢一顿,然后杀些人头冒功,劫掠妇孺贩卖。

  这些城中的百姓,好不容易躲着熬了过去,宋军又被打跑了,西夏人回来之后,再屠一遍...

  银州就经历过这种事,陈绍拿到银州城的时候,十室九空。他只能招横山附近的有功的汉人和羌人入城定居,分发宅邸。

  陈绍没有阻止大伙儿,拍马上前观望。吴阶见状向山坡上的武将招了一下手,不一会儿便听得哀嚎声不断响起,接着定难军将士拿着刀枪列队上前,见人就砍。

  那些俘虏大多双手被反绑着、用绳子串了起来,跑也跑不动,也无法反抗,哭喊惨叫声更响,空气中血腥味有些刺鼻。

  越过这片刑场,来到营房。

  韩世忠匆匆赶来。

  掀开帐帘,他脸色有些激动,叉手道:“节帅!”

  “坐。”

  两人已经很熟了,韩世忠也不跟他客气,坐下之后笑道:“节帅是不是要跟夏贼动真格的了。”

  “我对西夏,一直都挺真的啊。”陈绍笑道:“本来就是生死仇敌,有什么真真假假的,早一天晚一天开打的事。”

  韩世忠点头道:“对!”

  韩世忠对西夏兵马,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在西夏身上刷的战绩太耀眼了。

  以前每当他狂嫖滥赌,把钱花光了,就盼着和夏贼开战,割几颗人头回来卖功劳。

  “夏贼不老实啊!”韩世忠扶着膝盖,身子微微朝前倾,大声说道:“这些年契丹鞑子遭了难,堂堂辽皇帝被人追着跑,如同丧家之犬。夏贼就老实了,他们原本还指望契丹人出兵来帮他们,如今看来...嘿!节帅不知道,前几天从瀚海截获的情报,契丹还要夏贼出兵,帮他们守西京呢。”

  陈绍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真是有点幽默了。

  宋、辽、夏,这三兄弟,有时候真挺招人笑的。

  眼看韩世忠表情有些激动,陈绍当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次我是想先试探试探,找点机会修堡寨。”

  “还是修堡寨?”

  韩世忠愣了,如今定难军的地盘上,到处都是堡寨。

  陈绍点了点头,“堡寨好啊,堡寨得修。”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一边说道:“你看,我们打下一个地方来,是不是就会有大量人口需要安置。堡寨,非但可以步步为营,压缩西夏的生存空间,还能打散原本的部落,把以前分属各个部落的诸羌杂胡,分而治之。”

  “只需要选好知寨,就能掌控分化,类似于改土归流。你知道和平时候,改土归流的阻力有多大么,打起仗来,却可以轻松做到。”

  韩世忠心底苦笑一声,修堡寨是好,但是太慢了,而且军功会无限缩小。

  “所以我们这次,不能打大仗,要打小仗,跟他们耗!每打一次,就消耗他们原本就很紧张的国力,而我们耗得起。他们的大军出来了,咱们就撤,坚壁清野,依托修好的堡寨层层阻击。”

  “他们小股人马出来,那就是纯属找死。”

  “要是夏贼缩在朔方不出来,咱们就主动袭击归顺他们的部落,打散这些部落,然后开始修建堡寨!”

  这个打法太毒了,如同钝刀子割肉,韩世忠听着都觉得可怕,可想而知西夏那边得多难受。

首节 上一节 11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