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昭唐 第292节

  妃以下重整后是十八等级:

  昭仪,昭容,昭和。

  贵人,美人,才人。

  仙子,西子,灵子。

  狐君,鹿君,雁君。

  少使,卫使,慎使。

  更衣,愿侍,嘉女。

  各九,总计162位。

  多数是本有或前朝的,如贵人、少使,汉代的。少部分是自创,也就是所谓“自制嘉名”。后宫和朝廷职官一样,列朝也一直在改动。

  西子、灵子是王抟根据圣帝随口说的“仙子”衍生所造。

  狐、鹿、雁三君是太常寺取的。

  狐,《礼记》:“狐死丘,仁也。”被视为仁的象征,也有至死不渝的朦胧,还是经学认定的瑞兽——“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者………狐九尾。”

  鹿也是经学瑞兽,象征美与和谐。雁代表忠诚,婚礼一直有奠雁礼流程。

  太常寺搞这东西还真有一手。

  对了,昭和不是小日子那偷来的。昭和在圣唐本就是重要礼乐词,十二部国家雅乐就有一部以《昭和》为名。

  更衣,大多数国人对它的了解应该来自日本《源氏物语》里面那个可怜更衣?其实也是中国本土的,泛指宫女。这次采为了妃嫔一级。

  研究后宫,真的费精神!

  内命妇体系也出炉了。这个简单,整理后分国、郡、县三级,妃嫔、皇帝的姨姑表女被踢了出去。三级各自能担任什么职务,都有划分。

  整顿后,妃主是妃主,内命妇是内命妇。

  前者不行政,后者无继承权,不享受妃嫔待遇。想行政,就会失去继承权。想尊贵,就得失去权力。

  为此圣帝还在想,是否存在一种制度可能:妃主之子封亲王,参与太子竞选考察,资质不行的就在十王宅养猪到死,不出镇,不分封,不参政,五代人后自动为民。

  内命妇之子不封王。

  学习到一定年龄评定合格后,封公侯子,到天南海北建立公国、侯国、子国作为镇守诸侯?三世而斩。不就藩、虚封的话,可以参政带兵,和寻常大臣、宗室官一样?

  有搞头!

  反正自己肯定不会选一对贾南风、司马衷、杨骏的极品组合继承事业。

  第二件事,就是整军以及底定灵夏、河西走廊了。

  部署在河南的天圣神明军,李仁美,进攻岚石的李瓒都在班师路上。

  几年征战下来,诸军损失较多,也乱,还存在一些瑕疵。等回来了,一并整顿。

  灵夏那边,似乎也在密切观察局势。得知李克用败还,两地残余武夫、蕃部渠帅已经向李仁美请罪投降。

  果然都是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贱种。

  收拾了灵夏,就是凉州的吐蕃,肃州龙氏的割据势力,以及归义军。

  千头万绪,还需好好计议。

  另外,雍凉行政区划和权力分割也待调整。在自己治下,郡不能成为汉魏的郡与州。

  往后郡就是行政区,单纯的行政区。

  几个郡一道,一个道上教育、转运、催发、仓库、观察、盐铁、捕盗、典狱、团练、矿林诸使分管学政、采税、保银、转移支付、法律、盐铁、自然资源、军事诸事。

  各司向上对应中央有司。

  总之权责细化,郡县两级当传话筒、应声虫就行。道上门厅自立,各管各的事吧。

  关中已经在这么做,但还不够健全,得赶紧完善框架,以后慢慢填充推广。

  拆得这么散,地方事务怎么办?

  这年头,除了收税和征兵,地方也没啥事。

  官员够用么?想一时弄齐全肯定不够。

  对了,交州节度使李戒丕和王审知上贡了一批特产和果蔬粮食种子。

  这是去年俩人走的时候交代的事情之一,看来都还放在心上。圣帝计划一半给大司农李群,让司农寺培育。一半自己留着,在禁苑播种研究。

  高产种子,不是跑到交州、占城拉几车谷子回来散给百姓:“你们快种,这玩意亩产比你的小麦高!”就完事的。

  这么简单!

  这事,他会和柔奴盯着搞。

  “吁………”圣帝一声轻息,从林氏身上爬了起来。

  林氏如释重负,在麦田里打了两个滚,遮住身子,哭腔道:“以后再逼我野合,就死给你看!”

  “哪里逼夫人了?”圣帝提起裤子:“还哭,刚才吱哇乱叫的时候我看你魂都飞了,现在还有什么哭的。哭给谁看,证明你是烈妇么?”

  林氏羞恼已极,提了提领口盖上光洁肩膀,抱着膝盖嘤嘤哭泣:“我恨你!”

  “我喜欢你的恨。”圣帝一笑:“林巧玉,你真当自己是贞洁烈妇啊。如果是,当初跟着赵昶自杀就是,为何入朝?说到底,是怕死吧。”

  林氏哑口无言,又涨红了脸。

  “我就是要狠狠玩弄你们这些反贼妻女的身心,让你下地狱!”手指顺着耳鬓滑入秀发,圣帝柔声道:“继续发扬,你越恨我,我收拾你就越痛快。”

  林氏转过身,冷着脸:“你对张惠怎么不说这些?她入朝,不证明她也怕死?”

  “她是个癫娘半疯,活着也是具尸体。我不管,真能死,你能吗?”圣帝面无表情:“莫拿别人来自我安慰,缓解负罪感。怕死就怕死,不丢人。”

  说完,干巴巴冷笑三两声,掉头就走。

  蔡夫人在一边慢条斯理穿着衣服,被圣帝一把抢走:“今天你不许穿衣!”

  嘴干喉反胃的蔡夫人先是低下头,红了眼眶,耳边回荡着那句毫无感情的“今天你不许穿衣!”

  突然就哇一声哭起来。

  和林氏抱在一起,在麦田里相拥痛哭。

  烈日当空,桃花纷纷,荞麦青青。

  “还哭!”圣帝站在田埂上,回头板着脸道:“再不跟上,亵渎也没得穿。”

  “我没想到你是如此坏的君王!”蔡氏慌忙爬起,哭哭啼啼抹着眼睛,小跑跟上。

  林氏走在后头,骂骂咧咧。

  “你是什么?”圣帝把绳子一头扔给林氏,见她迟疑,又道:“屁股好利索了?”

  林氏赶忙自缚好双手,可怜兮兮:“………是小烧鸡。”

  “谁的?”

  “………你的!”

  “这就对了嘛,寄人篱下求活,就要有求人的姿态。封你为更衣,好好养胎。”圣帝笑眯眯的,回头牵着林氏,信步而行。

  昔年贵为陈国夫人今日沦为奴隶的林氏表情阴沉,恨不得上去一脚踹死这个小畜生。

  最后听到那句“封你为更衣”,脚步一顿,惊喜道:“真哒?”

  “好好表现,昭仪也有,我对妻妾一向优容。”

  “谢谢主人!”林氏乖巧道:“阿梦才十五,官家可别折腾,为母的代劳就是………”

第308章 京畿五道与教育卿

  唐宫殿宇多宏大而阴森,有种莫名压迫感和烦躁。

  故圣帝多在室外召对,比如被群臣称为东门奏对的银台广场,东海,蓬莱山。

  今日,又到了太液池的方丈岛。

  方丈岛去年修缮完成,已投入使用。

  岛上绿树成荫,还有假山、水井、小石潭等景观,岛岸植有大片竹林,桃林。

  花红柳绿里,亭廊相连,曲径通幽,钟声悠扬,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流畅曲水,大臣列席两岸。

  竹林中,圣帝如瀑长发披散肩背,斜卧在莲花座上。

  德王、梁王敬陪在座,坐在圣帝背后。他俩不是来参政议政的,而是听政,耳目濡染。

  这会,奏对已经进行了一会。

  “以三辅为上京道,汉中、西城、武当为京畿南道,北地、新秦、庆阳、上郡、榆林为京畿北道。庆阳新秦太大,各析一郡。秦凤、庆阳析置郡、银郡、金城、凉州、鄯城为京畿西道。”

  圣帝洋洋洒洒。

  “原商州领土即上洛郡废郡,各县划归京兆尹,纳入上京道。”

  “各道普置教育使、团练使、转运使、催发使、仓库使、观察使、典狱使、盐铁使、诸矿使、捕盗使、押蕃使。对应事务,统一由该使该司管辖。”

  “增立一位九卿,曰教育卿,教育寺,教育使就对教育卿负责。”圣帝说道:“寺下置贡生司、考试司、国学司,今后国子诸院选士、教学,科举报名改卷排名发榜,都由教育卿负责,这是我的初步方案。你们下去给出周密设计,并提名人选。”

  唐代科举的丑陋纠其原因,没主管部门,也无主管大臣。临到考试,随便指派几个人去“知贡举”就完事,谁考得上,谁考不上,几个老登一笔勾,太儿戏。

  现在这么做,从制度上抬高了教育事务的地位,给予政治和话语上的权力,单独自成体系。侍郎不敢和尚书、宰相斗嘴,九卿还是敢的。

  部分大臣脸色不是很好,欲言又止,但圣帝显然也没打算和他们商量。

  “这件事谁来负责?”圣帝问道。

  “太常卿苏荣刚正不阿,学问深重,可也。”郑延昌举荐道。

  “苏公太老了。”

  “卫尉卿萧宽如何?”

  “萧宽………”圣帝对他印象不是很深,九卿除了李群、苏荣都接触得少。

  “吴公度擅长职官,典籍娴熟,可让他设计教育寺。”郑延昌又说道:“司隶校尉韩仪和苏荣、孔纬一类性子,可去职,为第一任教育卿。”

  “谁来补御史中丞的空?”圣帝扫了一圈。

  “给事中牛徽。”王抟拱手道:“其在中书门下行事已久,臣观察在眼里,足以胜任。”

  “妥当。”圣帝点点头,补充道:“余者,典狱使对刑部、大理寺负责。”

  这会的刑部就是个寄吧。中高级官员,贵族,他们无权过问、处罚。这些人基本是中书门下、御史台监管,能收拾的就是芝麻官和平民。

  “转运使、催发使对三司负责,仓库对延资库使、太府。”

  “团练使、捕盗对兵部。”

  “………”

  “地方诸事,诸使诸司接手,事归长官。总汇中书门下、枢密院。”

  圣帝说,大臣提笔记录。

首节 上一节 292/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