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在此!只道头前损失惨重之败,那是劫掠失手而已,大理国人,也没占到多少好处去。
一人在说,二人来言:“这些大理人,是不是被咱们头前打坏了?所以此番惧怕了,开城投降了?”
“我看大概如此!”
“对,这石城头前被咱们烧了个精光,人都没几个了,许吃喝都成问题,所以教这什么天子占了便宜去……”
“那他得分咱们好处吧?是咱们把大理官兵打得死伤无数,是咱们把这石城打成了这般,所以才让那天子捡到了便宜……”
“对对,咱们也得入城去看看,那些投降之人的甲胄兵刃什么的,也当分咱们一些才是!”
“那还等什么?”
众人当真就要往那城池去……
却是一人来拦:“诶,还是要讲点道理的,还是等那皇帝回来,咱们往大帐去要,毕竟咱们也收了人家的钱粮之物,多少要给点脸面才是……”
“那点钱粮,牙缝都吃不饱……”
“你总归是拿了吃了啊,还是等那天子回来了再说……”
……
只待苏武在石城了走了一个过场,留了几百军汉驻守,便出城来,也要准备拔营了,再往善阐府去……
这石城,也还有安排,前进基地,又前进一步,钱粮物资转运,又多一个节点……
所以,苏武也还要下达诸般军令,让后方营寨再往前多送物资,屯在石城。
那边,也要去信黄升,广南西路,要组建新军,军官让枢密院遴选,军汉,一半从邕州诸部花钱招募,一半在诸多州府招募,速速办妥……
这些,来日是要进驻到善阐府与羊苴咩城的,到时候,还要把高杨等族之兵都混编在一起……
更还要把高家家眷儿女,迁到东京去,把这一家人,往后变成汴京人。
这些都要提前准备。
却是苏武这边书信不断在写,秘密的,苏武就亲自动笔,一般的,自有虞侯文书代笔,都在忙碌……
门口自有诸般大理诸蛮首领在闹着要见。
自也进得大帐……
苏武在问什么事。
七嘴八舌来说……
“皇帝,这石城,昔日我等就给打烂了去,今日你不费一兵一卒就入城了,岂能没有我们昔日之功?”
“是啊,是我们三十七部人,花费无数人命,才把大理官兵与城池打成这般模样,皇帝你捡了便宜,多少也该与我们一些好处才是……”
“不要多了,就那降军的甲胄兵刃弩弓之类,分一半给我等,再好不过……”
“如此,我们也好多杀大理人不是?”
“还有城内,多少还有女子吧?分个二三百也是应该……”
“钱粮什么的,想来不多,就不要了……”
“要,怎么能不要呢,少要一些嘛……”
……
众人说得一大堆,苏武头都不抬,只把一份秘信最后写完,搁笔之后,吹干了墨,入了信封,才抬头左右去看。
却听一人不耐烦来问:“皇帝,你是不是没听我等在说啊?”
只看那些通译,一个个是满脸尴尬,一边翻译着,一边不断低头,刚才还有些不敢翻译,便是那吴用,来去抬手,示意众人直言就是……
苏武也转头去看了看坐在近前不远的高量成,高量成面色早变……
显然,这些蛮人,还真不认识高量成,甚至还以为高量成是苏武帐前的文书之类。
大帐之内,苏武座下的军将,皆是不在,否则只怕早已要发作了。
许也是苏武吴用故意如此安排……
见苏武还没说话,更有人问:“皇帝,莫不是这点小小的好处你也不允?”
苏武微微笑着:“这般,立马开拔往善阐府去,到了善阐府,一并再说……你们为先锋,头前开路,某在后面,大军就来!”
“此话当真?”
“你不会是哄骗我们吧?”
吴用在答:“你们头前开路还不行?说不定,善阐府一到,也如今日,城门就开了呢?若是城门不开,你们先打,说不定都是惊弓之鸟,你们一打就破……”
这话一出,众人对视一二,还真就心满意足了,便有人言:“那就此说定!”
“说好了,我们先去!”
吴用摆手:“去吧去吧……你们也没什么辎重,粮食也有,现在就去吧……”
众人自也真去……
吴用便看了一眼高量成:“公子,你还不快快打马往善阐府去?”
高量成心知肚明,心下就喜,躬身大礼之后,拔腿就奔……
苏武看了看吴用,便也叹息一语:“打不破城池,不知是不是还要闹……”
“岂能不闹?必是闹着要补偿……”吴用脸上真起几分阴险模样……
第430章 随我杀尽蛮贼!
高量成快马先一步回到了善阐府……
不过两日之后,善阐府前,一万多大理诸蛮正在围城造梯。
城池之内,守军也只在一万三四千人,但高量成也有自己的算计,他还先派人往善阐府去求援,便是三十七部蛮也来了,燕军也入境了,请求国主速速派兵来援……
高寿贞也到了善阐府,见兄长在做这事,也还说:“兄长,何必求援,国主定是不会有援军来了,只管守城就是,只待这些蛮人一战不力,我自带兵冲杀而出,把这些蛮人杀个片甲不留!”
高量成笑了笑:“还是要求援的,不仅要求援,还要让羊苴咩城里的所有人都知道,我等命悬一线,在向国主求援!”
“这……这是个……嘿,有点道理,兄长高明!”高寿贞陡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也在笑。
快马自是又去,带着十万火急求援之信件,直去六百里外羊苴咩城。
这一段路,从羊苴咩城到善阐府的路,也是整个大理国境内最好的一段路了,沿途驿站也极为完备,羊苴咩城之内,快马轮换不过三夜两日就收到消息了。
消息来了,一时间满城皆知,三十七部蛮又乱了,中原之军也来了数万。
诸多官员都往国主行宫去,都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这大理国此时此刻,其实忙碌得紧,刚刚经历大乱,不知多少事情要做,特别是让流民返乡之事,就是最近头等大事。
也是这大理朝廷,失去了高家的主心骨,诸事皆乱,也是出现了短暂的高层权力真空,各小家族以往都是边缘角色,连杨董二族昔日也早已被高氏排挤在权力之外,此时都在谋划走动了,是怎么联合,是怎么对抗,也是都在忙……
所以,头前所谓大宋皇子之事,众人一来是地位不高操心不上,二来也是国主有意不与人商议……
只待此时说燕军当真入境了,才一片哗然……
行宫之中,殿堂之上,国主段和誉稳坐高台,今日也穿蟒袍,自也真是大王模样。
下面一片吵杂,但众人官职都不高。
何也?昔日段和誉岂能不也是在善阐府?三十七部围攻,前期是被打得措手不及,高家人誓死去战,段和誉自是调头就跑,跑到了羊苴咩城……
而高家人,连家主都战死其中,如此,高家人与善阐府一起成了废墟,段和誉在羊苴咩城,自是独大。
“莫要聒噪!”这是段和誉之语。
满场自就安静下来,只看国主。
国主继续来言:“慌什么?大理兵甲还多,粮草也足,三十七部蛮,早已是残兵败将,不值一提,燕军也不过三万人来,千里迢迢劳师远征,我等以逸待劳,岂能有败?”
这话语,自也真能安抚人心,如此一言之后,众人心下也定了不少。
一人来言:“国主,是不是当快快发兵去援善阐府?”
说话之人,杨氏杨护。
杨氏封地,其实就在羊苴咩城之外,就是洱海之畔,这一家人,还是有点实力的,实力最强的时候,大概四十年前,杨义贞还杀了大理国主段廉义,自立为王,后来被高家人诛杀了去。
而今,势力自是衰败许多,但也还有点实力在手。
国主段和誉开口来答:“援助之事,先不着急,高氏麾下,皆是精锐之兵,头前正值大胜,军心士气高涨,守坚城高墙,不在话下,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威楚府之兵备防务,威楚府乃大理之屏障,不可不重。”
杨护闻言一愣,微微抬头去看国主,心下岂能不思索来去?
国主这是什么意思?
不言自明……
自是要让高氏更加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这事……
杨护左右看了看众人,能在这里的人,傻子很少,国主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其中之意……不言自明……
那……
杨护还左右去看,他想看看有没有人会质疑一下国主之言……
竟是真没有……
这是何道理?
一鲸落,才有万物生,高家在大理,那就是庞然大物,是压在所有人头顶上的巨石。
大理国就是“联邦制国家”,眼前这一家一家,就是一个一个小小“邦国”,高氏,掌控了大理国朝廷几乎所有资源……
高氏没落,岂能不是众人共同之利益?
历史上,段和誉何以敢先对高氏之人动手?何以真能逼得高氏之人做那行刺之事?
岂能没有在场诸人这些小心思?
这也是段和誉的底牌,他显然早就明白,人心在他,这满场人心,在高氏这件事上,都会支持他……
段和誉心中也笑,笑自己先见之明,人心洞察,果然话语一出,真无一人说话,连杨护都不多言……
段和誉继续说道:“威楚府之兵备,就交由杨卿你来,如何?”
杨护只管躬身一礼:“国主信任,臣自当以死报效!”
“好了,不要闹哄哄,都要沉着冷静,沉住气,想来这战事,也打不得多久去,大燕之事,将来更是好说……”
段和誉之语,许一点不假,只道他真傻?
他可一点都不傻,他内心深处,真正的谋划,便是到时候让高量成里外不是人。
如何做到?
善阐府先打个尸山血海也好,高量成直接降了也罢,要么就是高氏之兵死伤惨重彻底一蹶不振,要么就是高量成卖主求荣,反正高量成总要占一条。
只要善阐府之事一结束,谁说赵构就一定献不得?
上国要什么,段和誉太清楚不过,要赵构,要脸面,如此两样而已。
赵构就是个物什,好说,脸面不外乎请罪跪拜尊奉进贡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