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717节

  高量成必也自知年少难以服众,更也知道此时此刻,是高家势力最衰弱之时……

  此时此刻,如此阻拦大理收留大宋的皇子,难道就没想过来日大宋再起之时,成了个仇怨?

  段和誉问得一语:“从桂州梧州之地到此,多少里?”

  “若算实际路途,两千五百里上下……”高量成在答。

  “那他如何轻易来得了?是多少兵马?多少粮草?”段和誉当真在问,这大理国多少年了,近二百年了,多少代人了……

  可曾有过外患?从来没有,只有内忧。

  高量成一时还真无以回答,不免是一个道理,大理国也不是泥捏的,虽然此时此刻有些衰微,但几万兵,十来万兵,凑出来也不难……

  两千五百里,还多有山路,那燕军能来多少?

  果然,就听段和誉再问一语:“那燕军都是北军,开封府到此处,有多少里?”

  高量成倒是不答话了……

  段和誉一语来:“就算他来,他能来几万兵?一二万兵,有何用?十来万兵?他又如何支撑得住粮草之事?”

  段和誉说得很有道理,高量成一时之间还无以来答,只是他感觉上,总觉得这件事要出问题……

  想来想去,高量成一语而来:“臣以为,中原不比大理,中原自古,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而今显然是那燕军兵强马壮,如今大燕已立,头前我大理还不曾派使节前去拜见,而今更是收留了旧朝皇子,来日万一就是大燕稳坐中原,那……大理岂不就是立了一个强敌?”

  段和誉面色早已变了,他听到了一句话,好似击到了他的一根敏感神经……

  就是高量成所言的第一句话:中原不比大理。

  那这话听来,意思不就是中原的人,可没有他高家人高风亮节,篡夺皇位还能还给段氏……

  这是何意?

  是自我标榜道德楷模?还是说段家人要铭记恩情?

  段和誉内心里,着实不快,话语里却说:“中原之事,皆是最近,一直而来的消息,都不确切,中原到底什么局势,你我也并不真知,此时此刻,自是先观望一二,左右都要有准备,先把那康王留下再说,只待有了确切消息,再言其他……”

  高量成闻言,倒是松了一口气:“国主若是如此想,那倒也还算稳妥……只是那在广西的大燕天子,是不是也该派人去见一见?”

  “那……你去?”段和誉就问。

  高量成微微一想,点头:“臣去就是……”

  说着,高量成已然起身一礼,这就去了。

  段和誉自是面色微愠,大理段氏,怎么都摆脱不得高氏之手?

  却是门外又有人来拜见,只当赵构走了?他可没走,在外面等了许久,只等高量成一走,立马就再来拜见……

  他可不敢走,刚才话语是话语,若真大理国不留他,那天就塌下来了。

  段和誉自也再见他一番,只管安慰:“大王放心就是,安安心心在羊苴咩城住定就好,来日只待善阐府修缮一二,也可随我再去善阐府,那里可比羊苴咩城更是繁华宜人……”

  善阐府自真比羊苴咩城要富庶得多,那里的土地肥沃得紧,甚至称得上是鱼米之乡。

  赵构心下才定,连忙起身:“那就好那就好,多谢国主今日之恩,来日必报今日恩情!”

  羊苴咩城是好,但着实偏僻,还是善阐府诸般事都方便,消息也灵通。

  那边,高量成当真准备往广西去,去见大燕天子,那自要准备礼物,要有一个朝贡的姿态……

  只道苏武此时在做什么?

  他自真到了邕州,与大理国境还有一段距离,却也在邕州停顿了一下,何也?

  会见诸蛮,此番花费无数钱粮把诸蛮都雇佣下山了,岂能不见一见?

  这倒是临时起意,半路上想定的事情,昔日在草原与诸部会盟,今日何以不能在邕州见诸蛮首领?

  苏武大军停在横山寨,这里是邕州之腹地,以往也是大宋军事之据点,只是没什么军力可言……

  横山寨自是大路的卡口,乃是也是河道之卡口,周边自就是诸蛮了……

  侯唐州、奉议州、婪凤州、恩城州、武笼州……这些都是大宋制定的地名,一个州里,各种山头各种蛮……

  有那大蛮,直接就有名字,比如忽恶峒、渌峒、计峒、火峒、任峒、频峒……

  诸如此类,其中道理,就是小蛮集合成的就是州,大蛮各有名字,民族这个概念,此时在这里还用不上……

  苏武经过邕州治所宣化往西北方向而来,在横山寨等候诸蛮,自也是要把诸般骑兵与步卒铁甲之类,都展示展示,三万军在这里,那也是人山人海的多。

  宣化,就是南宁。宣化之意,宣威教化也,后来北边草原之边,也有一个宣化,南边也有一个宣化……寓意是一样的……

  横山寨旁,附近大小蛮,比苏武来得还快,已然等候几日了,只待苏武来的时候,那自是旌旗如云,甲胄熠熠,诸多军汉,早早还把甲胄穿在身上,步伐咔咔而来……

  黄升竟是早早来了两三日,这会盟的活动,都是他亲自操持。

  苏武到了之后,还等几日,把远处大小蛮都等到了,拢共一算,也有四五万人……

  倒是横山堡寨里的议事厅太小,苏武特意在外扎了个极大的大帐,满满当当坐了二三百人。

  这些蛮人头领,带来的人,来得少的,几十号,来得多的二三百、四五百……

  服饰各异,有些人有纹绣在脸,有些人翎羽在头,诸般盘发,诸般帽子……

  通译也是一大堆,好在邕州各地汉人,许多就是靠着与这些蛮人贸易为生,通晓诸蛮话语之人倒是许多……

  众人也知道,此乃中原上国大燕之皇帝陛下,这种身份的人,以往只听过,世世代代都没见过……

  甚至,除了这些头领之人、以及一些有见识的人之外,诸蛮的村寨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听过这世界上还有一个皇帝陛下……

  可见此处山林村寨之闭塞……

  此时此刻,众人自也是知晓的,是这位天子要去打仗,好像是要去打大理国,所以雇佣他们出山来帮着做事,运送东西之类……

  这是笔好买卖,大宋的铜钱,那是硬通货,什么都能换,粮铁布盐茶……

  此时此刻,苏武之大燕,依旧用的是大宋的铜钱,这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不仅用大宋的,大唐的铜钱,此时也还有少数流通,还有五代十国那一段岁月里,诸多国家制的铜钱,只要成色不差,都是在流通的……

  便是到明朝清朝,大宋的铜钱,它还能流通,这可一点不假,连唐朝的铜钱在明朝,那也是流通货币……

  今日之会,就是苏武花钱,把所有人都请来坐一坐,不花钱还做不到这一点……

  酒菜也有,茶水也来……上国天子,自不能小气。

  然后,苏武才开口说话:“自古啊……咱们这片天下之人,往上数个几千年,都是一家……”

  苏武得说一句停一句,得给诸多通译一个话口,但有些蛮也还奇怪,他们不必通译也听得懂七七八八……

  苏武继续说:“你们许也不知,但在中原,几千年的书,而今都有,一代一代抄录,你们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为何而去……都有清晰脉络……”

  苏武这话,半真半假,不是说事情是假,而是清晰脉络,其实很多不可考,但若是按照基因来说,都是互相关联……

  苏武开始讲故事里,讲的自然就是什么蚩尤之类的故事,然后也说说商羌之类的故事……

  反正就是说众人本都是中原人!

  也还有话:“一家一户,亲兄弟也要分家,也要打架,两代是亲戚,三代就成了邻居,十代八代去,就天南地北各一方,天下之事,莫不如此,此番,某乃天子,想的是再把这一家人都认了亲,团结在一处,往后兄弟之间,亲爱有加,便是此意也……”

  通译嗡嗡一片,诸般大小蛮,皆是一脸惊奇,都往苏武去看……

  苏武坐在头前正中,那自是威武非常,黄袍在身,猛龙在胸,头定镂空金冠,眉目里威势十足……

  众人也在互相打量,说都是兄弟……

  真看起来,大多数人彼此模样差别还真不大,哪怕稍稍有别,但也不多……

  但真说以前都是一家人,一个祖宗,那着实说服力也不那么强……

  苏武倒也不急,只是把这事说一说,这事,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是先让这些人心中有那么一个概念在,这话可以先去传一传,哪怕是质疑的传……

  来日,教育来了,让这些首领之子孙都好好读一读圣贤书,那自就成为兄弟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人类的慕强心态,只待这些人真正见识到了大燕皇帝之强,不必苏武再如何宣传,他们自己也会以今日苏武之语为荣,那时候有人质疑什么,他们自己都不乐意了……

  这只是个话口,只是个开始。

  所以苏武不纠结解释什么,接着说正事:“此番往大理去,是大理有罪也,尔等皆是我大燕子民,大理何罪?竟敢藏匿叛贼,必然是图谋不轨,来日想颠覆我大燕之国,这仗,我等燕军来打,你们呢,只需要帮着运送粮草物资就是,若是有人愿意啊,同去上阵也无妨,一个敌军人头,十贯钱,这也买卖!”

  苏武直白非常。

  却是这一语去,一言激起千层浪……

  立马有人来问:“十贯钱吗?真是十贯钱?”

  大宋的钱,那自是真好用,便是拿到地中海周边的许多城市去,就此时此刻,那也能当钱用。更别说邕州之地了……

  显然,邕州西北部之地,穷困得紧,十贯钱是多少?一个一个串起来,他们数都数不清楚的多……

  此起彼伏的询问之声,便是许多人都眼巴巴看着苏武。

  苏武点头:“十贯,一个敌头十贯,但要听号令,何人能杀,何人不能杀,皆要听令!”

  苏武其实在意外……显然意外这些人为何忽然这么激动……难道真是因为穷?

  想来想去,便也知道,穷只是一方面而已,另外一方面,那就是这些人,真不觉得杀人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他们互相之见,厮杀也多了去了,律法与文明难到达的地方,杀人从来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一点小事就可杀人,把人头割下来,挂在村口的大树上……把人皮剥下来……

  这种事,不是什么传说故事……

  一个是东北白山黑水里的部落,一个是西南最深山里的部落……其中有一些部落,真正脱离原始状态走进文明,一直要到解放之后……

  茹毛饮血这个词,其实一直在人类历史中久久存在,哪怕是出现了火车、飞机的年代,依旧还要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更遑论此时此刻,苏武面对的这些人,很大一部分蛮,还真就是茹毛饮血之原始状态,但他们又懂得花钱能买不少东西,因为山林之下,总有城镇,有汉人……

  当然,也有一部分,他们虽然住在山上,自给自足,但并不那么原始,甚至还与汉民无异,只是风俗有别……

  怎么甄别,苏武自己刚刚有了一点心得,就看模样,有些人会在脸上纹身,有些人则不会,许也不作准……

  只待满场嗡嗡一片,苏武眼前所见,已然有不少人已经站起来了,叽里咕噜一大堆。

  通译也着急来说:“他说他有勇士八十,愿去杀人……”

  “他也说他的勇士,最会杀人……”

  “陛下,他们是忽恶蛮,来了六百人,他们说他们也可以杀人,赚这十贯钱……也问陛下,会不会说话算数……”

  苏武一时也惊,怎么回事?

  怎么都要杀人?

  这倒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好好的日子,都喜欢打仗?

  还是说财帛当真动人心?

  难怪大理国在这里这么些年的统治,一个佛教之国,还搞不定诸般蛮部,时不时就反叛作乱,连善阐府都被人家给打破了去……

  钱嘛,好说……

  苏武有的是,只管开口:“让他们出门去看看,看完回来接着商议……”

  出门去看什么?

  一箱一箱的钱罢了,这还能没有吗?

  众人自也当真出大帐去看,那边也吩咐着把箱子抬来展示……

  一个少年人回大帐最快,寻到通译叽里咕噜在说。

  通译来言:“陛下,他说他还有兄弟族人在村寨里,能不能一并都叫来……”

首节 上一节 717/7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