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677节

  不免吴用也笑了出来,刚商量完事情出殿去,还与身旁宗泽去说:“今日大王,不比头前,心花怒放,待人和煦!”

  宗泽也笑出满脸褶子:“此,阴阳调和之道也!”

  “唉,头前啊,有一件事,其实没办好,不该让那三娘子离了军中,应该一直带着……”

  吴用悔之晚矣,着实是当时,没把这事当回事,现在想来,若是一直操心着这件事,把三娘子一直带在军中,他不知少受多少大王的训斥。

  宗泽也笑:“此番你记着就是了……”

  “此番怕是不成了……”吴用叹着。

  “此番怎就不成了?”宗泽也问。

  “一来宫中本就缺人手,二来,此番与女真决死,正是冬日天寒地冻,大王心中岂不怜惜?”

  吴用笃定来言。

  “你倒是会猜……”宗泽一语去。

  “那是自然,大王心思,我大多都能猜到一二……”吴用没多想,下意识之语。

  宗泽忽然叹气一声:“你啊,少猜一些吧,大王乃雄主之姿,不可僭越!”

  吴用陡然心中一紧,看向宗泽。

  宗泽稍稍点头:“生死之事也!”

  吴用忽然躬身一礼:“拜谢老相公提点!”

  “走吧……”宗泽摆摆手,不多言,只管往政事堂去。

  吴用跟在身后,心中想得无数,头前之事,而今之事,后背有些发凉。

  过二日,第三日,登基大典。

  也没什么大典,昔日赵家宗庙,本就有高台,宗庙里的那些事物,已经都搬到李邦彦的旧宅去了。

  苏武也没什么祖宗要封,里间,只管是天地神祇,三皇五帝,诸般正朔……

  然后文武官员,后宫三人……

  来得几队军汉列在后面。

  前边儒释道去祷祝祭告,后面跟着跪来跪去就是……

  苏武此时此刻,还真满心都是敬畏之情,不知哪里来的,就是油然而生。

  只看祭祀来去几番就完成了。

  苏武此时此刻,其实有些后悔,不该这么简陋,头前其实还是想得不够周到。

  祭祀之事,不该如此简短,如此简陋之下,他苏武心中油然而生的敬畏,让苏武心中觉得有些亏欠什么……

  但事已至此,说完就完了。

  再入宗庙祭祀一番,苏武自己发挥了一会儿,对着诸般牌位,洋洋洒洒说了许多……

  如此,众人再移步福宁殿,算是朝会,也备了吃食。

  加封皇后,封赏诸多人去。

  如此,其实不过还在上午,简单一吃,也就罢了,众多官员回衙门接着干活,军汉各自归位。

  倒是皇城大庆门之外的广场上,聚的百姓极多,都知道天子今日加冕登基……

  倒是百姓们喜气洋洋更多,一个个皆是笑脸……

  “大燕,咱往后不是大宋子民了,是大燕子民……”

  “是啊,新朝当是有新政才是,利国利民才是……”

  “那是自然,自古如此,新朝一起,很快便有盛世!”

  “那好得紧,咱这位新官家,也是人中龙凤,战无不胜,对人也好吗,昔日里,都传言,说咱这新官家,向来义薄云天,有福气了,咱都有福气了……”

  “咱新官家起于微末,最知咱百姓之苦了……”

  “听说昔日赵官家的那艮岳,往后人人去得,也不知真假?”

  “千真万确,工部那边已然招人要开工了,把艮岳从皇城里隔出墙来,往后艮岳,给一个钱,就能进去随便逛……”

  “那得去长长见识!”

  “那一定得去啊!此新天子赐下的荣幸,岂能不去?”

  “听说陛下还节俭非常,整个后宫,拢共不过百十人……”

  “真的假的?这般怎么够使唤?”

  “咱这陛下,吃惯苦的人,你道是那养尊处优之辈?”

  “这得省多少钱去啊……”

  “咱这回,许真有福气了……”

  “听说陛下不久之后,就要御驾亲征,去打女真?”

  “那是自然,咱陛下就是马背上的天子,扫平了女真,那就真是四海升平了,往后都是好日子,天下之大,皆是王土,皆是咱大燕之土!”

  大庆门城楼之上,鼓声在响,有那大嗓门在唱:“天子登基已毕,新朝大燕万年!”

  城楼周遭,忽然就开始有人喊:“天子万年!”

  随之喊声扩散而去:“万年万年!”

  “陛下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百姓无数,许都是捧个热闹!

  却更是百姓们对未来最朴素的期待,期待一切真的可以越来越好……

  皇城之外,呼喊之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天子在福宁殿,已然又开始干活了!

  接下来,要把天下诸路转运之事,理顺。

  要安排每一路的经略使,组建“省”一级的总管衙门。

  这事,苏武很头疼,名单拟来无数,其实大多苏武不熟悉,不了解,就难办……

  只能听着程万里、宗泽、张叔夜、吴用、赵思诚等人慢慢来介绍,生平如何,政绩如何,名望如何,口碑如何……

  倒是也有一两个熟悉之人,比如杭州知州唐恪,苏武倒是真见过,此番被推举为两浙路经略使。

  苏武是有犹豫的,但终究还是点头了,便是实在无人,这个算是见过,还多少有点初印象。

  不免也是苏武所想,先把摊子铺开,出问题再来解决问题……

  出问题,不算事!

  怎么可能刚立的国家,整个天下都是顺顺利利?

  出问题也好,苏武此时心中有凶恶,拎着一把刀,正左右看呢,不知道杀谁!

  京中在忙……

  北庭都护府里,岳飞盯着从京中来的书信在看,这书信,已然是二三十天之前的了……

  虽然是二三十天之前的诸般公文书信,但已然就是要改朝换代了……

  诸般事,事无巨细,岳飞一时看得有些失神……

  正当他失神之时,门口有人急忙进来呼喊一语:“都护,临潢府急报!”

第400章 恩科,移民,战事

  “临潢府什么事?”岳飞起身在问。

  “都护,临潢府来的军情,说是已然察得大定府有女真在集结……”

  禀报之人在答。

  岳飞起身在踱步,片刻之后自言自语:“他们想提前发动,想着是大王从中原来,定是快不了,若是提前发动,便可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差额……”

  “那,他们不等着收粮食?没有粮食怎么大军出征?”

  “得等,便也是算定时间,一边收割一边往前线来送,而并不是等着全部收割了再发动,也算的是燕云之粮收割时间,燕云之粮本就会早熟十天半个月,他料定大王之兵,定是要等燕云收粮入仓才能动……所以,他们想的是边收边送,大军先动……”

  岳飞自是在分析……

  “这般也不怕出得什么纰漏?一旦粮草没有按时送到,那岂能不溃败而去?”

  岳飞摆摆手:“不论多少问题,女真而今,是最后一个机会了,是赌那生死之时,自是兵行险招,犯险一搏!”

  “那咱当如何是好啊?咱们怕是也提前出兵不得,入秋正是诸部牲畜贴秋膘,牧民更是要收割过冬的草料来存储,怕是聚不出兵来……”

  岳飞也是头疼,脚步不断去踱,先是一语:“咱怎么说,咱们也要提早往临潢府去支援,草原诸部出不得人手,咱们也当去……”

  “那是自然!只是咱们不过万数兵马,总要留几个在此守城,还有就是怎么往临潢府去,辅兵民夫粮草之事……”

  麻烦很多,若是草原诸部能出人手,辅兵民夫自不用愁。

  但若是仅仅岳飞大军一万去,没有民夫辅兵,那就麻烦很多……

  “这般,诸部出不得人手,就各部借一些马来,也不要太多,大小部落,借个八百五百的马匹,如此……咱们自己带粮食自己出发……”

  岳飞知道事情轻重,不论多么困难,都要克服困难去援临潢府吴玠。

  “看来只有这般了……”

  岳飞又道:“赶紧快马,速速往京中去报,告诉大王,战事许真要提前了,许北地入冬前一个月,女真就要动手!”

  “好!这就去公文去报!”

  只看那人出门去,岳飞一时又皱眉起来,虽然他还没收到什么诏书圣旨之类,但他其实猜到到,许大王如今,已然就是天子了。

  这件事,在岳飞心中萦绕着……

  许多事,不知该怎么说,就好比有些事,大多数事,评判评价上,是非黑白,都是比较分明的……

  做得对,或者做得错……

  眼前这件事,却是让岳飞不知从何评价,说大王篡夺,那是自然,这就是错的……

  再说大王为何篡夺,他是聪明人,更是读过书的人,知道大王已经无路可走了,要么来日死,乃至带着许多麾下军将一起死……

  要么,好似就只有这么干了。

  大义,人情……

  甚至岳飞陡然起了一个念头,若是他呢?是他岳飞处在大王这种情况之中呢?

  是选择死?还是选择……

  一时更是纠结不已,心乱如麻……

  不想不想了,暂时先不想了,眼前之事,女真要打临潢府,得早作准备,把各部的马先借来,囤积一些粮草,修缮一下甲胄兵刃……

  这总是不会错的事,只要是与女真战,那定是对的,不论朝廷如何,天子如何,他岳飞是没有做错什么,依旧忠义在心!

首节 上一节 677/7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